東元電機與鴻海策略聯盟增資換股 強化AI資料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
【台灣台北–2025年7月30日】東元電機(TWSE:1504)與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今(30)日於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雙方宣布經董事會決議,將透過股份交換方式成為策略聯盟夥伴,結合兩家公司在機電與資通訊的優勢,掌握全球AI資料中心建置朝向標準化與模組化的發展,攜手開拓全球廣大的AIDC商機,未來也將持續探索在鴻海聚焦的3+3+3領域擴大合作的可能性。
本次交易係依據公司法156條之3的規定,經雙方董事會決議以增資發行新股之方式進行股份交換,東元電機將增發新股237,644,068股予鴻海,鴻海將增發新股72,481,441股予東元電機,換股比例為東元電機1股換發鴻海0.305股。交易完成後,鴻海將持有東元電機10%股權,東元電機則將持有鴻海約0.519%股權。交易尚須向主管機關送件申請核准,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
東元電機與鴻海集團過去已在工廠節能減排與ESCO能源服務等面向合作,近期進一步就台美建置資料中心業務展開洽談。由於資料中心主要由機房內設備(伺服器、冷卻系統、UPS等)以及機房外電力基礎設施所組成,雙方透過策略聯盟,結合在AI伺服器、機電與資通訊的優勢展開深度合作,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機電工程服務、與具有成本優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目標市場不僅涵蓋台灣與亞洲,更延伸至美國與中東等地區的龐大商機。
東元電機利明献董事長表示,AI崛起與貿易保護主義正重塑全球經濟與供應鏈,也迎來龐大的新商機與合作模式。藉由鴻海長期為國際科技大廠提供全球供應鏈的優勢能力,和東元的策略合作可以自現在已經合作的低碳智慧工廠與能源服務領域,延伸到未來的資料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可望加速東元切入藍海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業績快速成長;而東元位於美國德州的TECO-Westinghouse,擁有美國製造和在地服務的優勢,是高知名度的動力及電氣化品牌,配合鴻海在美國的製造基地,符合兩家公司擴大美國製造、重塑全球供應鏈的策略方向。
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表示,隨著AI資料中心規模日益龐大、需求不斷攀升,模組化設計日益受到青睞,在全球算力競賽升溫之際,時效性成為關鍵。鴻海在AI伺服器機櫃領域擁有深厚的垂直整合能力,長期與一線雲端服務業者(CSP)合作。鴻海也會在既有的客戶服務與垂直整合優勢之下,積極開發AI資料中心模組化的架構,希望進一步將價值鏈從伺服器零組件與機櫃延伸至資料中心建置領域,並結合東元在資料中心電機工程方面的深厚經驗,共同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完整、高效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東元與鴻海都是產業的永續標竿,同樣入選S&P永續年鑑。因此,雙方合作將著眼於永續發展願景,在互惠共利之基礎上,發揮跨產業整合綜效,建立長期、穩健的策略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將以本次增資換股為全球布局的起點,攜手打造符合國際趨勢的低碳智慧產業鏈,提升供應鏈韌性與創新能力,搶占全球AI市場的關鍵先機。
關於東元
東元電機創立於1956年,以製造馬達起家,全球前五大工業馬達廠。現在的東元以機電系統暨自動化、智慧能源、空調暨智慧生活三大事業群建構創能、儲能、節能的綠能生態系,跨足ESCO低碳永續解決方案、電動載具動力系統、離岸風電、儲能系統工程、資料中心工程等新事業。東元的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在台市佔第一,實績2.5GW;資料中心機電工程實績擴及東南亞;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在台市占逾85%,且成功打入印度市場。
秉持以客戶為中心,東元的願景為實現「成為全球電氣化、智能化與綠色能源的核心發展驅動者」。在永續成果方面,連續五年獲選道瓊最佳表現指數(Dow Jones Best in Class
Indices)和標準普爾(S&P Global)永續年鑑,並蟬連十一年台灣企業永續獎。更多資訊請參考www.teco.com.tw。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8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