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鴻海 2024 全年 EPS 達 11.01 元 每股現金股利 5.8 元 創上市來新高
2025/03/14
鴻海 2024 全年 EPS 達 11.01 元 每股現金股利 5.8 元 創上市來新高
法說會公布 2025 年營運主軸全年展望強勁成長【2025.03.14 新北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WSE:2317)於 14 日召開 2024 年第四季線上法說會。會中公布 2024 年財務報告,全年淨利達到 1,527 億(新台幣,下同)、EPS 達 11.01 元,創下 2008 年度以來新高,並宣布今年每股將配發 5.8 元現金股利,創下自 1991 年上市以來新高。綜觀 2025 年展望,儘管全球關稅政策、地緣政治風險以及貨幣政策都有不小的變化,但仍預期今年全年會有強勁成長的表現。公司也在會中分享今年集團在三大平台、AI、以及 EV 等領域重要發展主軸。 鴻海 2024 全年營收達 6.86 兆,年增 11.3 %、毛利達 4,289 億,年增 10.6 %、營業淨利 2,006 億,年增 20.5 %、淨利 1,527 億,年增 7.5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 6.25 %、2.92 %、2.23 %,相較前一年度 6.30 %、2.70 %、2.31 %,本業獲利能力明顯提升,使得 EPS 達到 11.01 元、較前一年度增長 0.76 元。 第四季營收達新台幣 2.13 兆,年增 15.0 %、毛利達 1,310 億,年增 15.7 %、營業淨利 645 億,年增 31.8 %、淨利 463 億,年減 12.8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 6.15 %、3.03 %、2.17 %,相較前一年度的 6.12 %、2.64 %、2.87 %,呈現三率二升、本業獲利能力也提升;EPS達3.34元、較去年年減 0.49 元。 針對去年第四季的營收表現,劉揚偉董事長表示,集團整體營收表現在季對季、年對年都達到強勁成長!去年全年集團營收達到 6.86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和元件及其他三項產品都達到強勁成長!營收的實際表現都優於預期! 基於集團現金股利配發率平均不低於四成的目標,劉董事長於法說會上宣布,今年每股將配發 5.8 元現金股利,較去年的每股 5.4 元大幅提高,配發率達到 52.68 %,創下自 1991 年上市掛牌以來新高,且連續六年都超過五成。 展望 2025 年,劉揚偉董事長指出,全年營運展望將是強勁成長;第一季表現相較去年同期也將會強勁成長。鴻海現在的定位是科技製造平台服務供應商,智慧製造、智慧 EV、智慧城市這三大平台,是集團發展各項技術以及業務的重要基礎。這些平台奠基在我們以往所建立的關鍵零組件、模組、系統、軟體等關鍵能力。未來將導入更多的生成式 AI ,讓這些關鍵能力變得更強大。 鴻海會結合全球一線的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將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或是自行開發的大語言模型,導入集團三大平台。除了增進整體營運效率,也提升競爭優勢。集團也正以AI 生產 AI,在日本建置全自動化的手機組裝線,這是朝向 AI 化一個很好的案例。 面對市場所關切全球地緣政治、關稅對集團營運所造成的影響。劉董事長坦言,今年整體 ICT 產業需求大致平穩,應對這些變化,集團會與客戶密切聯繫,並運用我們完整的全球佈局做及時的調整,持續透過垂直整合、多元佈局,與客戶密切合作,維持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有關 AI 伺服器的全球市況,劉董事長預告,2025 年就是 AI 元年。全球 AI 算力基礎建設需求持續,主要 CSP 廠商今年資本支出都將維持強勁成長。以第一季來看,預期 AI 伺服器營收不論季對季、年對年,都有 100% 以上的成長。隨著 GB200 進入量產,相信 AI 伺服器營收將會一季比一季好。 全年來看,鴻海AI 伺服器營收將達到兆元規模,占整體伺服器比重 50% 以上,一直是主要客戶重要的新產品共同開發夥伴,確保可參與下一代與下下一代的產品開發。 公司也認為 DeepSeek 採用的技術方法將會加速推論用 AI 伺服器的普及,進而帶動整體算力需求的提升。對於大型企業與 CSP,高階 AI 伺服器以及完整的網路與存儲架構仍然不可或缺,所以高階 AI 伺服器需求仍將持續增長。長期來看,預期當邊緣 AI 的發展漸漸趨於成熟時,將有更多個人裝置升級的需求。 AI 伺服器訓練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如果有AI伺服器故障,對訓練的時間影響會很大,或甚至是結果。鴻海在品質穩定度方面,一直是處於領先的地位。所以四成市占率是最保守的目標,集團有信心繼續爭取更高的市占率。 至於鴻海跟日本車廠合作的相關消息,劉董事長也預告,「這部分預計在這一、兩個月內就會完成簽約」。進入下半年,預計包含 MODEL B 與北美版 MODEL C 都將進入量產。電巴工廠在第三季完成認證後,也將擴大集團電動巴士出貨量能。
2025/03/14
2025鴻海科技獎即將開放報名!25萬獎金與實習機會助力碩博生研究路
2025/03/12
2025鴻海科技獎即將開放報名!25萬獎金與實習機會助力碩博生研究路
為推動科技創新與未來產業發展,專為碩博士生設立的2025鴻海科技獎即將於3月17日至4月27日開放報名,得主不但將獲贈25萬元的高額獎勵金,並有可進入鴻海實習的機會,增加從科技業界看學術研究的視野。第一屆得主陽交大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班的黃俞銘同學就在鴻海實習時,與鴻海研究院的研究員們一起合作發表了多篇國際期刊,甚至刊登於頂尖光電期刊Photonics Research上,讓他的實習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屆得主台大應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班的劉宸銉同學也表示,他在鴻海實習看到了許多在學界看不到的角度,幫助他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更有應用價值的研究。即使未進鴻海實習,光是在入圍面試以及頒獎典禮時與鴻海的主管業師交流,都令得主感到獲益良多。第四屆得主陽交大電信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林冠宇即表示,很感謝鴻海科技獎的獎勵金,不但支持了他去美國訪問進修一年,透過向鴻海業師的請教,也讓他更清楚應該如何繼續研究,並對自己更有信心了。甚至,就算未能得獎,對許多申請者來說,仍然是一段極有收穫的旅程,因為「幫助了自己對來時路做了一番審視與整理,而看見自己應該還有哪裡需要補強與修正。」申請三次才終於得獎的劉宸銉同學說,他並表示「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鴻海科技獎歷年來獎助支持的研究領域廣泛,包括電動車、機器人、數位健康、AI、半導體、低軌衛星、資安、量子計算……等核心技術,而有別於以往的是,今年除了鼓勵在學的碩士與博士生投件之外,也首度開放民國114年之碩博班應屆畢業生申請,期待讓更多傑出青年有被看見的可能。誠邀所有符合條件的碩博士生報名參加,把握這個開展未來的機會,邁向屬於你的科技之路!   2025「鴻海科技獎」申請報名與更多詳情,請參閱「鴻海科技獎」活動官網以及「鴻海教育基金會」官方粉絲團。 活動官網: https://www.foxconnfoundation.org/plan/technology_award/ 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foxconnscholarship/(林冠宇同學透過向鴻海業師請教,讓他更清楚未來研究方向並對自己更有信心。)(劉宸銉同學申請了三次後才終於得獎,在頒獎典禮上開心從鴻海研究院離子阱實驗室主任林俊達手中領取獎項。)(鴻海科技獎為鼓勵科技領域碩博士生精進研究,將提供25萬元高額獎學金。)
2025/03/12
鴻海研究院半導體前瞻研究再傳捷報 跨國合作突破量子光通訊密鑰技術
2025/03/11
鴻海研究院半導體前瞻研究再傳捷報 跨國合作突破量子光通訊密鑰技術
與陽明交大及台大與日本NICT攜手突破非同步DPS-QKD技術【台灣台北–2025年3月11日】鴻海研究院(Hon Hai Research Institute, HHRI)半導體所所開展的跨國研究合作,傳出好消息!此次台日合作聚焦於非同步式離散相位位移量子金鑰分配(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DPS-QKD)技術的創新研發,成功提升了量子光通訊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創新成果已發表於《APL Photonics》國際期刊(註),並獲高度關注。 本次能突破非同步式DPS-QKD技術,是由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郭浩中所長與半導體所洪瑜亨博士、繆文茜研究員、蕭復合研究員及半導體所研究團隊,攜手陽明交通大學及台灣大學林恭如特聘教授研究團隊,與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ICT)程志賢博士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研究團隊特別感謝鴻海研究院李維斌執行長在研究過程中提供的寶貴指導與支持。圖一、DPS-QKD 系統的架構圖。包括生成器(AWG 和放大器)、驅動器(電流源、電源供應器和偏置 T 接頭)、發射器(DFBLD)、調變器(強度和相位調變器)、光纖元件(單模光纖纏繞和衰減器)、解碼器(延遲干涉儀),以及接收器(SPAD、直流阻隔器和 DSA)。本研究利用非同步編解碼技術,透過縮短延遲線干涉儀(Delay Line Interferometer, DLI)的光路差距,擴展自由光譜範圍(Free Spectral Range, FSR),成功改善DPS-QKD系統對環境熱擾動的耐受性。研究團隊測試了四種具不同FSR的纖維化DLI,從40 MHz到1 GHz,結果顯示FSR擴展至1 GHz後,量子位元錯誤率(Quantum Bit Error Rate, QBER)降至2.2%,安全密鑰速率(Secure Key Rate, SKR)提升至77.32 kbps。 此外,團隊選用一種線寬僅296.66 kHz且波長穩定性優異的分佈式回饋雷射二極管(DFBLD)作為光源,成功將波長擾動控制在±0.05 pm,並顯著降低長期解碼誤差。圖二、使用不同纖維化延遲干涉儀(DLI)並對應自由光譜範圍(FSR)為 40、192 MHz 和 1 GHz 的非同步位元速率 DPS-QKD 流的解碼性能:(a)在 DLI 可視性為 91.76% 時獲得的量子位元錯誤率(QBER)和安全密鑰速率(SKR);(b)在 DLI 可視性為最大值(約 96%)時獲得的 QBER 和 SKR;(c)模擬的可視性與溫度波動之間的關係;以及(d)放大顯示的可視性與溫度梯度變化的斜率,並隨 FSR 的增加而受到抑制。與傳統同步技術相比,非同步DPS-QKD技術在提高對熱擾動的抗干擾能力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同時有效減少了對高精度溫控與電流控制設備的依賴,進一步降低系統運行成本。短光路的DLI設計更提高了干涉穩定性,使系統能在多變的環境條件下穩定運行長達數分鐘以上。 研究指出,該技術還具備靈活性,允許在高編碼與低解碼速率間進行動態調整,實現低功耗且高安全性的量子密鑰傳輸。這項技術不僅顯示了量子通訊系統在安全性與穩定性方面的劃時代進步,也為未來量子加密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突破將成為推動全球量子光通訊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備註:《APL Photonics》是由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AIP)出版的科學期刊,專注於光子學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該期刊旨在促進物理、化學、生物學和材料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光子學研究,致力於發表在光子學領域具有重大突破性、創新性或長遠影響的高品質研究成果。相關論文詳情可參閱:https://pubs.aip.org/aip/app/article/9/12/126115/3328370/Asynchronous-bit-rate-differential-phase-shift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5/03/11
鴻海2025年校園徵才正式啟動 首站台大揭開序幕
2025/03/10
鴻海2025年校園徵才正式啟動 首站台大揭開序幕
【台灣台北–2025年3月8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2025年全台徵才系列活動,今日於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正式起跑!因應公司發展需求,今年新增許多AI伺服器、智慧城市等新興領域職缺,總共18大類型(圖一職缺表),為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為鼓勵職場新鮮人加入鴻海,新進同仁有機會挑戰百萬年薪外,還能擁有一系列員工福利,包括全台先例的「0到6歲公司養」育兒福利津貼。除新鮮人外,針對在校生的鴻海「董辦暑期實習生計劃」,今年邁入第三屆並且擴大辦理,本月初也正式開放報名! 今年鴻海採取實體、線上徵才並行模式,求職者可透過校園徵才現場,或掃描鴻海科技集團Line官方帳號QR Code線上投遞履歷,完成填寫後即獲抽獎資格,最大獎為iPad,輕鬆投遞履歷即可參加抽獎。首站台大校園博覽會中,鴻海展位編號114~115(地圖),位於椰林大道,土木工程館前方,歡迎有興趣的大學新鮮人,前往參觀。 鴻海近年來在電動車、半導體產業佈局迅速,相關人才需求熱切。今年徵才除了鎖定既有「3+3」發展策略之新興產業和技術人才,包括電動車、機器人、數位健康產業與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領域,今年還新增更多AI伺服器、軟體應用相關職缺。另外,高雄駁二七號倉庫的軟體研發中心,也同步開放相關職缺,為南台灣科技人才提供絕佳機會;此外,數據分析、物聯網、雲運算、邊緣運算、自動化等領域,也是集團長期徵才對象。 除新鮮人外,2023年首次舉辦即廣受好評的「董辦暑期實習生計劃」,2025年度將持續並擴大辦理,以「鴻海體驗」為主軸,於校園中找尋優秀且具領導特質的年輕學子,深入鴻海中央核心單位進行為期2個月的暑期實習;本屆實習計劃三月初正式開放報名收件,今年擴大至三大組別,有企業形象組、科技創新組、財務金融組,人數跟規模都再創新高。 「董辦暑期實習生計劃」中,企業形象組將深入鴻海中央核心運作、了解鴻海全球布局與策略規劃;科技創新組,將探索產業創新科技、聚焦電動車與新興技術應用;2025年新設的財務金融組,將讓實習生了解鴻海財務金融體系,洞察國際市場趨勢。透過這三大組別分類,讓實習生更能因應自身所學,深入了解鴻海運作核心,進一步提前開拓未來的職涯視野。 身為獲得外界肯定的幸福企業之一,鴻海在員工健康與福利方面有一系列完整規劃,首先是優渥的薪資待遇,新進大學畢業生起薪4.5萬元以上,碩士畢業生起薪5.2萬元以上,博士畢業生起薪6萬元以上,鼓勵優秀人才加入並挑戰百萬以上年薪。此外,公司也對加入的優秀人才,提供優渥的分紅獎金與績效獎金,讓有能力的同仁,獲得相對應的報酬。 員工生活健康方面,全球各主要廠區內皆設有健康生活館,由專業教練及物理治療師提供運動諮詢及建議,更斥資打造食安實驗室,為同仁的食安嚴格把關。公司透過廠區健康互聯網,輔以各項健康篩檢、醫療諮詢與保健方案,全方位照護同仁的身心健康。 針對員工眷屬方面,公司透過「鴻海人健康照護網」造福鴻海人的下一代,於2020年1月起,鴻海法人旗下員工的育兒津貼擴大到6歲(含未滿7歲),每月可領新台幣1.5萬元,加上產前交通補助,最高每胎總計補助約130.5萬元,三年來共發出約新台幣3億元以上,照顧逾千名鴻海寶寶。 除了員工、眷屬照護之外,鴻海也定期辦理各類專業、管理、通識課程及一系列的講堂活動,提供完善培訓機制及職涯發展機會,並針對三大產業及三大核心技術提供充分培訓,透過多元靈活的戰略培訓計劃,讓每個人能在數位化浪潮中,茁壯成長為新世代領導者。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3/10
鴻海研究院推出第一版具有推理能力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
2025/03/10
鴻海研究院推出第一版具有推理能力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
人工智慧研究所LLM團隊發表最新成果 在數學與推理領域表現出色 【台灣台北–2025年3月10日】鴻海研究院(Hon Hai Research Institute, HHRI)今日宣布,推出首款繁體中文AI大型語言模型(LLM),內部開發代碼FoxBrain,此模型以優異的運算成本,於四週內完成訓練。FoxBrain模型原為內部應用而設計,涵蓋數據分析、決策輔助、文書協作、數學、推理解題與代碼生成等功能,後續將對外開源分享。FoxBrain作為鴻海研究院AI推理LLM模型訓練成果,不僅展現了強大的理解與推理能力,還能針對台灣使用者的語言風格進行優化,並在數學與邏輯推理測試中表現出色。 AI 發展趨勢融入FoxBrain高效訓練 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栗永徽所長表示,「近幾個月,推理能力的深化以及GPU的高效運用逐漸成為AI領域發展主流。我們的FoxBrain模型採用高效訓練策略,專注於訓練過程優化而非盲目堆砌算力。通過精心設計的訓練方法和資源優化,我們成功打造出具備強大推理能力的本土AI模型。」 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在FoxBrain訓練過程中,使用120張NVIDIA H100 GPU,並透過 NVIDIA Quantum-2 InfiniBand 網路進行擴展,僅花約四周的時間完成,相較於近期其他公司所推出的推理模型,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模型訓練方式為台灣AI技術發展樹立新里程碑。 FoxBrain技術亮點與訓練方法 FoxBrain採用 Meta Llama 3.1 為基礎架構,擁有 70B 參數,在 TMMLU+ 測試資料集,大多數的領域優於國內相同規模的 Llama-3-Taiwan-70B,尤其在數學與邏輯推理方面展現卓越能力(TMMLU+評測結果請參閱圖一)。以下是FoxBrain 的相關規格與訓練策略: 透過自主技術,建立24類主題的資料增強方式與品質評估方法,生成98B tokens高品質中文預訓練資料。 上下文處理長度 128 K token 使用 120 張 NVIDIA H100 GPU 訓練,總計算力花費2688 GPU days。 採用多節點平行訓練架構,確保高效能與穩定性。 使用獨特的Adaptive Reasoning Reflection 技術訓練模型學會自主推理。 FoxBrain 模型(對比Meta Llama 3.1 70B 與 Llama-3-Taiwan-70B) 在 TMMLU+ 上面幾個重要領域的得分 在測試結果方面,FoxBrain於數學領域較基礎模型 Meta Llama 3.1 全面提升,相較於目前最好的繁體中文大模型 Taiwan Llama 在數學測試中取得顯著進步,並在數學推理能力上超越 Meta 目前已推出的同等級模型,雖與DeepSeek的蒸餾模型仍有些微差距,但表現已相當接近世界領先水準。 台灣AI技術的全球競爭力 FoxBrain的研發,從資料收集、資料清理與擴增、Continual Pre-Training、Supervised Finetuning、RLAIF、Adaptive Reasoning Reflection,以自主研發的方式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把每一個環節做好,最終在運用有限的算力資源下,仍能達到接近世界頂尖 AI 大模型的效益。此大型語言模型的研究成果,顯示台灣科技人才在AI大模型領域也能夠與國外人才並駕齊驅。FoxBrain模型雖然起源於鴻海研究院為集團內部應用而設計,未來,鴻海將持續與技術夥伴合作,對外開源分享,擴大FoxBrain模型運用範圍,共同推動AI在製造業、供應鏈管理與智慧決策領域的應用。 在模型訓練過程中,NVIDIA 公司提供 Taipei-1 超級電腦的支持以及技術諮詢,使鴻海研究院透過使用 NeMo 順利完成模型訓練。FoxBrain不僅是鴻海AI研發的重大突破,也為台灣AI 產業發展樹立了新的標竿。將在更多場景中發揮影響力,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與全球產業升級。 鴻海未來將透過導入 AI 大型語言模型,優化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等三大平台的數據分析效率,讓FoxBrain成為驅動智慧應用升級的重要引擎,進一步提升公司營運效益。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3/10
鴻海研究院量子計算傳捷報 獲頂級AI研討會ICLR接收發表
2025/03/07
鴻海研究院量子計算傳捷報 獲頂級AI研討會ICLR接收發表
量子機器學習技術重大突破 助力量子計算在現實應用中的可行性【台灣台北–2025年3月7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Hon Hai Research Institute, HHRI)量子計算研究所最新量子機器學習研究成果再傳捷報,近日獲國際頂尖AI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接收,預計將於今年四月在新加坡舉行的ICLR 2025(The Thi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年會上對外發表。 鴻海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謝明修和該所博士實習生劉宸銉,攜手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與臺灣大學,在量子機器學習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全新的量子參數適應(Quantum Parameter Adaptation, QPA)方法,成功將量子計算與古典深度學習結合,提升參數高效微調(Parameter-Efficient Fine-Tuning,PEFT)在大型語言模型上的應用能力。透過量子神經網路(Quantum Neural Network, QNN)在訓練階段產生古典模型的權重參數,可在不犧牲模型效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所需調整的參數數量。實驗結果顯示,QPA 相較於傳統方法,能有效減少參數需求,同時保持甚至提升文本生成效能。 這次成果首次展現在量子參數生成的架構下,可將量子計算資源限制於訓練階段,推理時仍可完全依賴古典硬體運行,為量子與古典計算的協同發展開闢全新路徑。這項突破性技術不僅降低了量子機器學習對量子硬體資源的依賴與部署成本,也為量子-古典混合超算(Quantum-Centric Supercomputing)在大型語言模型中的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石,展現了量子計算在現實應用中的可行性與前景。 ICLR是機器學習領域的頂尖國際會議。在 Google Scholar Metrics 的所有被索引的會議與期刊中,根據 h5-index 指標排名,ICLR 的 h5-index 高達 304,位列全球第 10 名,展現其在學術界的卓越影響力。今年總共有11,672件論文投稿,投稿數量比起去年多出四千多筆,2025年將在新加坡展覽中心舉行第13屆年會。 鴻海研究院此次的技術突破,將為台灣在量子計算與機器學習領域取得關鍵影響力,也證明鴻海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持續耕耘投入,已經累積相當卓越的技術能力。鴻海研究院將繼續致力於量子計算的研究,為全球技術創新和產業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5/03/07
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臺師大 結合漫畫與遊戲推動AI教育 啟發未來科技人才
2025/03/06
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臺師大 結合漫畫與遊戲推動AI教育 啟發未來科技人才
AI漫畫融合遊戲與實作 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台灣台北–2025年3月5日】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臺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以及教育部科技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於113學年度第一學期推動讓AI教育進入國中教室 -- 以科普漫畫《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為國中生帶來了全新的AI學習體驗,也讓學生驚艷、老師驚喜。 基金會贈送每位參與的學校老師30本《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漫畫書供學生觀看,漫畫書上還有QRcode可快速連結到基金會所製作的AI趣味小遊戲,臺師大科技系則製作了知識點簡報教材供老師取用,於是老師可以輕鬆導入AI教育到課堂中,並透過漫畫與遊戲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初探人工智慧概念。 此計畫目前共有來自全台各地的十一所國中參與,包括國立政大附中、北市石牌國中、新北三峽國中、桃園平鎮國中、南投南崗國中......等等,合計已有超過兩千位學生上課。基金會並舉辦了一場教師交流會,彼此分享對於課程的設計:有老師是先讓學生玩趣味小遊戲,再看漫畫與聽老師講解;也有老師是先讓學生看漫畫與聽老師簡報導讀後,讓學生玩遊戲並比賽;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安排,老師們都表示這本科普漫畫讓學生看得津津有味,趣味小遊戲也讓學生玩到欲罷不能,充分地寓教於樂,使學生不知不覺就認識了AI的一些原理與應用。 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特別感謝老師們願意積極參與推動AI入課:「也許有一天會有某位穿著黑皮衣的AI界大人物說,他要感謝國中某位老師的啟蒙讓他走上這條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將持續推廣AI教育推廣,為科技時代的教育扎根與發展貢獻力量。
2025/03/06
康聯生醫取得 Tempus台灣代理權,以 AI 科技現代化癌症基因檢測
2025/03/03
康聯生醫取得 Tempus台灣代理權,以 AI 科技現代化癌症基因檢測
康聯攜手 Tempus,引進 FDA 認證 AI 精準醫療,現代化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台灣,2025 年 03 月 03 日——康聯生醫 (6665) 今日正式宣布取得全球 AI 精準醫療領導企業 Tempus (NASDAQ: TEM) 在台灣的代理權,雙方攜手推動癌症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及數位健康。透過全球領先的 ct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 技術與多模態 AI 數據分析,此合作將提升台灣癌症診療的精準度與普及性,以數據驅動醫療模式,提供更優質的癌症基因醫學服務。AI 精準醫療加速落地,提升癌症診療品質,優化營業效益康聯生醫將在現有的數位健康網絡中,引進 Tempus AI 分析技術及腫瘤與正常組織匹配技術,提供更精準且具臨床價值的癌症基因檢測,協助醫師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優化診斷與療效監測。透過 Tempus 的 AI 診療平台,康聯將協助醫師與患者皆能即時獲取動態化的精準醫療洞察,並串聯癌症診療流程,從早期檢測、精準治療到長期監測,打造智慧化的數位健康生態圈,提升患者治療體驗。康聯致力於不斷提供最先進的醫學技術與服務,憑藉與醫療機構的緊密合作及市場推廣經驗,拓展 AI 在癌症診療的應用。此次代理合作,不僅進一步強化公司產品組合,提升康聯在數位健康市場的競爭力,也同步優化現有營運模式,預期將顯著提升整體營業效益。康聯生醫董事長黃英士表示:「我們很榮幸與 Tempus 攜手,將全球最前瞻的 AI 精準醫療技術引進到台灣,不僅提供更高品質的基因檢測服務外,也確保技術真正融入臨床決策,協助醫師找到最佳治療方案。此次技術的引進合作將全面提升康聯的醫療網絡價值,並作為未來公司穩定成長發展的基石。」AI+NG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推動精準醫療現代化,聚焦三大關鍵領域1. 高端癌症基因檢測,提升治療成效Tempus 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癌症基因體資料庫之一,結合 AI 運算技術,提供更快速且準確的 ctDNA 檢測,幫助醫師精準評估患者基因特徵,匹配適合的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提高治療效果。2. 多模態 AI 診療平台,提升診療效率與準確性Tempus 建立業界最完整的 AI 醫療生態系統,整合基因、臨床與影像數據,無縫導入醫療決策流程,根據肺癌、乳癌、大腸癌等病患的基因特徵,推薦最適合的藥物與治療策略,提高治療成效並降低不必要的副作用,Tempus AI 診療平台為醫療機構、醫師與患者帶來全新的數位健康體驗,讓癌症診療不再只是靜態的基因分析,而是動態、即時的決策輔助系統。3. 數位健康創新,推動癌症與神經疾病應用Tempus AI 診療平台不僅能監測治療反應、匹配臨床試驗、管理患者健康,未來更將應用於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透過 AI 演算法預測病程變化,讓個人化診斷與治療延伸至更多疾病領域,也推動台灣數位健康產業升級。癌症基因檢測助攻個人化精準治療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每一步診療決策至關重要,基因檢測可幫助醫師更有效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例如,當一位肺癌患者確診後,透過 Tempus 的 ctDNA 檢測,可以分析腫瘤基因變異,判斷是否適合使用 EGFR、ALK、ROS1 等標靶藥物,提高治療成功率,避免無效治療帶來的副作用與經濟負擔。同樣,對於大腸癌患者,透過基因檢測能評估 RAS、BRAF 等基因突變,協助醫師決定是否適用特定標靶治療,讓病患獲得最合適的用藥選擇。此外,Tempus 的腫瘤與正常組織匹配技術,透過對比患者的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 DNA,協助醫師區分基因變異是來自腫瘤本身還是遺傳因素,進而制定更精確的治療方案。未來,這項技術不僅將廣泛應用於各類實體腫瘤,更將拓展至神經系統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透過 AI 與基因數據分析,提高早期診斷準確度,建立個人化治療策略,打造更完整的精準醫療生態系統。關於康聯生醫康聯生醫 (6665) 為鴻海科技集團 (TWSE: 2317) 旗下子公司,致力於推動精準醫療與數位健康在台灣的發展。憑藉與醫療機構、研究機構及醫療服務提供者的緊密合作,康聯專注在癌症基因檢測、精密醫療儀器、醫療自動化及數位健康創新。透過整合基因檢測服務與 AI 運算技術,提升疾病早期檢測、優化治療策略,並積極與全球醫療產業接軌。 關於 TempusTempus (NASDAQ: TEM) 是一家專注於推動精準醫療的科技公司,透過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提升診療決策品質與治療效果。Tempus 擁有全球領先的多模態 AI 資料庫,並搭配即時醫療資料平台,提供醫療團隊即時存取與應用。Tempus 所提供的 AI 驅動的精準醫療解決方案,幫助醫生為患者量身制定治療策略,同時加速創新療法的研發與臨床應用。隨著數據累積與技術的演進,Tempus 致力於讓每位患者都能從先前的治療經驗中受益,賦能醫生做出更精確的醫療決策。官網:https://www.tempus.com/
2025/03/03
鴻海宣布攜手墨西哥Sonora州開展智慧城市合作 基於BOL商業模式 輸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2025/02/27
鴻海宣布攜手墨西哥Sonora州開展智慧城市合作 基於BOL商業模式 輸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2025.02.27 台北訊】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宣布與墨西哥Sonora州政府簽署涵蓋智慧城市合作備忘錄。鴻海將憑藉在高雄市推動智慧城市的合作經驗,將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整城輸出」至墨西哥,結合集團獨創建構營運本地化BOL(Build-Operate-Localize)商業模式,同Sonora州共同探索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依據雙方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內容,鴻海將與Sonora州共同在當地推動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會先以交通、治安以及港灣作為基礎推進,提供給當地民眾、企業、政府更優質的數位體驗與治理。 Sonora州長Alfonso Durazo Montaño表示,該州已經準備好成為墨西哥電動交通革命的中心,並在人工智慧造福日常生活的應用上處於領先地位。與鴻海的合作備忘錄,不僅繼續將該州定位於研究、創新和技術發展的最前沿,同時也將為墨西哥家庭構建繁榮與健康的未來做出貢獻。州長表示:「根據總統克勞迪婭·謝恩鮑姆(Claudia Sheimbaum)推動的「奧利尼亞計畫」(Proyecto Olinia),我們邀請鴻海探索在電動汽車、電池與電動巴士領域的合作可能性。」 談及和Sonora州的合作,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數位化以及AI賦能的智慧化系統,是各個城市冀望提升城市治理的重要做法,並藉此提供給企業以及民眾更多的智慧服務。鴻海的BOL商業模式,其宗旨就是運用鴻海具有的科技能力、軟硬體整合、AI算力、以及全球布局等獨特優勢,要跟所在國家、地區、以及合作夥伴分享、合作、共榮! 劉董事長指出,我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夠跟Sonora州合作,攜手將鴻海開發的智慧城市平台拓展到墨西哥。Sonora州是鴻海在智慧城市領域第一個合作的海外城市,我們會將鴻海跟高雄在智慧城市「整城輸出」的平台經驗分享給Sonora州,使其也能跨入智慧城市的行列。同時鴻海也很榮幸受邀參與Proyecto Olinia計畫,未來在墨西哥整體政策條件支持下,共同探索電動車、電動巴士以及電池等產業合作的可能。 鴻海目前在高雄所推動的智慧城市,是以生成式AI為核心打造CityGPT,透過電動巴士MODEL T、電動車作為移動物聯網載具,蒐集所有城市數據,再同步到CityGPT平台與方案商共享,進而串聯智慧交通、智慧觀光等多項服務。 憑藉CityGPT,鴻海協助高雄將城市中各種數據、服務和應用進行,串聯智慧城市各種領域應用服務、資料共享,且整合分析不同部門數據;不僅藉此服務市民,也能透過數據驅動決策,增加政府效率。 鴻海方面由墨西哥總部代表藍子翔簽署此合作備忘錄,劉董事長在場見證。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