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FIT OCP展示AI資料中心連接解決方案及浸沒冷卻信號完整性優化方案
2024/10/16
FIT OCP展示AI資料中心連接解決方案及浸沒冷卻信號完整性優化方案
FIT OCP展示AI資料中心連接解決方案及浸沒冷卻信號完整性優化方案 [臺北- 2024年10月16日] 鴻海 (2317-TW) 旗下的鴻騰精密科技 (6088-HK) 長期專注於 AI 數據中心連接解決方案的發展,在2024年OCP全球高峰會上展示了最新的 AI 數據中心連接技術及浸沒式冷卻解決方案。該峰會由開放運算計畫(Open Compute Project,OCP)主辦,是一個全球性倡議,旨在重新設計AI數據中心的硬體基礎架構,以應對日益增長的AI需求。 在高峰會上,FIT展現創新連接解決方案,以解決AI數據中心高密度算力工作的嚴苛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信號衰減、散熱問題以及大規模製造的可行性。FIT長期耕耘連接解決方案,致力於改善AI機櫃信號完整性和優化數據傳輸,同時也能有效整合先進冷卻模組的先進技術。 主要產品亮點包括: - 客製化224G+ XPU/GPU 連接插槽 - 共同封裝銅纜及光纖架構 - ORV3 電源線纜 - 主動光纖纜線(AOC) - OSFP1600 和 QSFP-DD 端口配置 這些創新技術體現了 FIT 在 AI 數據中心領域的領導地位,並透過鴻海在網路設施領域的專業知識及生態系關係,為全球雲端服務業者提供尖端的 AI 連接解決方案。 除了 AI 連接解決方案之外,FIT 更展示了浸沒式冷卻 IT 平台解決方案,並參與OCP 高峰會的論壇,由FIT開發工程經理 Terry Little主持「優化浸沒式冷卻 IT 平台中的信號完整性」專題講座中,深入探討介電液體對高速信號線的影響、在這些環境中進行高速測試的挑戰以及創新的連接器產品策略。這些解決方案對於在 AI 數據中心等苛刻、高密度計算環境中確保穩定性能至關重要。 FIT 通過解決性能、效率和可擴展性問題,持續支持 AI 基礎設施發展,並發揮其在連接方案的設計與製造關鍵技術,進一步鞏固其在 AI 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的領先地位。 關於鴻騰精密科技(FIT Hon Teng) 鴻騰精密科技 (香港交易所代碼:6088) 2017年於香港掛牌上市,為大中華區第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連接器廠商。以製造連接器產品為主要核心,近年策略發展 5G AIoT、電動車及聲學電子元件產品,並跨足經營消費者品牌。更多訊息,請洽公司網站www.fit-foxconn.com。 新聞聯絡: 電子郵件: fit-ir@fit-foxconn.com  產品服務聯絡: 歐美區 電子郵件: sales-usa@fit-foxconn.com    
2024/10/16
WEF燈塔工廠公佈 鴻海科技集團再添2座世界級智造標竿
2024/10/11
WEF燈塔工廠公佈 鴻海科技集團再添2座世界級智造標竿
 北江省廠區成越南國家首座燈塔工廠 觀瀾獲得可持續燈塔工廠認證 【台灣台北–2024 年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於10月8 日公佈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旗下工業富聯再添2座世界級燈塔工廠,其中位於越南北江省的廠區以大量運用AI 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獲選成為越南國家首座燈塔工廠;而深圳觀瀾廠則以永續發展表現,拿下鴻海旗下第一座可持續燈塔工廠的稱號,一舉推升鴻海科技集團燈塔工廠累計總數達到八座。(註) 鴻海越南廠和觀瀾廠同時獲得WEF 的肯定,充份顯示高效製造和環境永續並不矛盾。透過AI 創新技術和數位化運營方法,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大幅減少了環境足跡。這一模式將在我們全球生產基地推廣,同時亦將助力全球智造朝向更智慧、更潔淨、更環境友善的方向邁進,為產業的數位轉型貢獻力量。 世界經濟論壇先進製造與供應鏈中心負責人Kiva Allgood表示:「藉由AI人工智慧浪潮興起,燈塔工廠提高了數位轉型標準。我們可以看見本次獲得燈塔工廠肯定的企業,不只已將先進技術整合到其運營中,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更廣大的永續發展。」 AI技術輸出 助力打造越南全國首座智能燈塔工廠 越南廠不僅成為越南全國首座燈塔工廠,也提供跨國企業在全球佈局上可借鑒的經驗。WEF評價特別提到,「在提升其全球供應鏈韌性的過程中,越南廠克服了建廠初期,嚴重依賴進口材料以及亟需培養本地人才等挑戰,透過部署先進規劃和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化等40 多個4IR(第四次工業革命)先進案例,該工廠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90%,準時交貨率提升至99.5%,同時降低了45%的製造成本。」 作為越南全國首座WEF 認可的燈塔工廠,越南廠開發高度集成的數位管理平台,結合AI、IoT 和大數據分析,達成從客戶訂單到生產出貨的端到端透明化管理,大幅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五大關鍵技術解決了產業跨國生產痛點,創造了可「因地、因事、因物」制宜的最佳生產模式,滿足全球產業少量多樣生產模式的改變,更足以應對企業全球化時所面臨的挑戰。 越南廠發展策略負責人王全成表示,「燈塔工廠核心價值即在於增強企業運營韌性,透過建構國內外互聯、互通的燈塔體系,企業不僅能夠快速適配各種建置要求,還能夠同步提升全球供應鏈管理和生產效率,進而有效應對企業跨國經營所面對的各種挑戰。」 AI賦能永續 觀瀾成為集團首座可持續燈塔工廠 針對觀瀾廠的表現,WEF亦給予極高的正面評價: 「為了履行消費電子行業的碳中和承諾,觀瀾廠採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其他4IR技術來優化材料回收、追蹤即時碳足跡並創新流程以實現永續發展。使範圍3 排放量減少了42%,範圍1 和範圍2 排放量減少了24%,且將可回收材料的含量增加到55%-75%。」 觀瀾廠可持續燈塔項目負責人吳彥儒表示:「透過先進技術的導入,生產品質及可持續性得以兼顧。舉例來說,在陽極氧化過程中,雖然採取水和酸循環流動的方式可以減少排放,但卻給品質和製程穩定性帶來挑戰。人工智慧等先進案例的應用,即確保了運營效率和環境管理的同步提升。」 以AI 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已經成為鴻海推動永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觀瀾廠推進過程建模和物聯網支撐的碳足跡優化、AI驅動和永續循環的陽極工藝、金屬屑價值鏈中回收利用的精益改進等先進案例,已成為各類生產事業提質增效、節能降碳的利器。 註: 「燈塔工廠」稱號係由世界經濟論壇WEF 透過多項嚴謹指標評選產生。獲選者即代表全球智慧製造和數位化運營的最高水準。越南廠及觀瀾廠也成為鴻海科技集團繼深圳龍華(2019/01)、鄭州(2021/09)、武漢(2019/09)、成都(2021/03)、深圳觀瀾(2023/01)、桃園南青廠(2023/12)獲得肯定後,所拿下的第七座燈塔工廠及第一座可持續燈塔工廠。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0/11
鴻海科技日兩千嘉賓蒞臨 重磅夥伴發表演說 展現全面AI應用
2024/10/08
鴻海科技日兩千嘉賓蒞臨 重磅夥伴發表演說 展現全面AI應用
 量產版GB200全球首秀 產線機器人公開亮相 新能源以及衛星最新夥伴登場 【台灣台北–2024年10月8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所舉辦的年度科技盛事,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 HHTD24)於今(10/8)日舉行開幕活動,總共有超過2,000位來自海內外貴賓、合作夥伴共襄盛舉。科技日邁入第五年,首次將活動擴大到兩天,今年由劉揚偉董事長搭乘MODLE C越野拉力版進場拉開序幕。第一天上午的重磅講者邀請到NVIDIA、Intrinsic、SIEMENS、Thales Alenia Space等,總計20位產業領袖、鴻海高階主管在開幕活動陸續登台,並且正式推出MODEL D新世代多功能生活休旅車以及MODEL U新型態電動中型巴士。 「鴻海正在加速你的想像力!」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鴻海三大智慧平台核心技術背後的推動力就是AI人工智慧。我們正在利用AI不斷改善我們的營運,同時也通過為客戶製造的產品來推動AI發展。今年是鴻海成立50週年。我們從製造連接器起家,到如今提供平台解決方案,並不斷發展更複雜的核心技術能力,現在更要打造由AI驅動的三大智慧平台,成為客戶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今年鴻海科技日以「Accelerating Imagination」為主軸,透過各類論壇對話與技術展品,呈現鴻海完整AI解決方案,以及三大平台融入AI全面應用範例,並藉此展現鴻海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智慧製造攜手國際大咖 擘劃智慧工廠佈局藍圖 開幕活動首先登場的主題夥伴對談以「鴻海與NVIDIA的下一波產業革命」為題,由鴻海科技集團雲運算產品事業群資深副總丁肇邦與NVIDIA機器人與邊緣運算部門副總裁Deepu Talla上台,分享在AI運用的成果。 緊接著智慧製造夥伴對談,由鴻海數位長史喆博士主持,宣布推出「鴻海智慧製造平台」,打造在生成式AI時代的未來工廠。邀請平台重要合作夥伴NVIDIA Deepu Talla與Alphabet機器人子公司Intrinsic 執行長Wendy Tan White、SIEMENS Annemarie Grosse Frie以及BCG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合夥人Jeffrey Walters接力上台,分享與鴻海在智慧製造特別是自動化與機器人的合作進展。 今年科技日另一亮點,鴻海宣布將攜手合作夥伴投入新能源領域,並逐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電動車(EV)和能源儲存(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方面的布局。因此,今年的智慧電動車夥伴對談特別聚焦在鴻海的新能源發展,邀請由比爾·蓋茨創立的Breakthrough Energies合作夥伴Libby Wayman、全球能源公司GE Vernova永續長Roger Martella、BMW i Ventures董事總經理Marcus Behrendt、Our Next Energy​創辦人暨技術長Mujeeb Ijaz上台分享,與鴻海的未來合作願景。 鴻海電動車下一步 佈局新能源領域串連太空星系 對談主持人鴻海產品長蕭才祐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子製造商,鴻海擁有累積多年的製造能力,未來會將這些技術應用於電動車產業和新能源領域,並與能源產業龍頭廠商擴展清潔能源供應鏈本地化和垂直整合。」 鴻海在去年11月成功發射珍珠號低軌衛星後,兩顆衛星累計至今環繞地球超過4,900次,不僅成功取得太空履歷,引起航太產業關注。歐洲最大衛星製造商Thales Alenia Space(TAS)今年也首次參與鴻海科技日活動,策略及通訊衛星解決方案副總裁Didier Le Boulc'h登台,宣布Thales Alenia Space將與鴻海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鴻海憑藉其全球ICT和電動車供應鏈佈局,結合TAS在太空領域的關鍵技術,雙方將共同投入低軌衛星星系市場,為即將到來的6G時代做好全面準備,推動太空通訊技術的革新與應用。 鴻海擴大商用與乘用電動車佈局MODEL D與MODEL U同步登場 延續每年至少推出一款電動車解決方案的慣例,今年的鴻海科技日一口氣秀出MODEL D以及MODEL U兩台電動車,擴大鴻海在商用電動的車佈局。其中,率先登場的MODEL D是款正七人座的豪華車型,結合SUV和MPV車款優點,屬於多功能的混合型車款。採用最新一代的平台技術,延續獨特的S-DUCT導流、Air curtain等空氣力學設計,兼具前衛外型外,也能於高速行駛時,提升空氣力學性能 。 緊接著登場的MODEL U原型車主打商務接駁需求,延續MODEL T簡約科技設計風格,採用純粹美學理念。傾斜向上的車頭設計,高級乘用車的圓滑曲線,有助於降低風阻提高能耗效率,車尾折角對開式尾門設計,整體方正不失圓潤,簡約線條勾勒出MODEL U專屬風格。 量產版GB200與De-burr X Robot展場最吸睛 鴻海科技日首度移師到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主要展區面積增加一倍,現場以六大展區劃分: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鴻海超級算力中心、半導體以及前瞻技術等,展示集團與合作夥伴開發的最新產品和技術,包括全球首次公開亮相的「量產版GB200」、De-burr X Robot雙臂去毛刺機器人、Foxconn Omniverse數位孿生應用實例在內,超過120件科技產品。 鴻海科技集團今年除了主題論壇外,分論壇的規模更勝以往,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lain Aspect在內,總共有超過60位世界一流的專家、學者,陸陸續續會在各個分論壇,和大家分享全球最新的產業知識、科技成果。 今年鴻海科技日第二天開放一般民眾現場報名入場,只要於南港展覽館一館 4 樓活動現場完成 HHTD24 問卷,且填寫結果需符合指定標準者,即可前往 4 樓 M 區出入口外廣場參加歡樂抽(即抽即領)。 此外10 月 9 日 16:30 將於活動舞台抽出納智捷(LUXGEN)n⁷ 5 人純粹版、SHARP 旗艦系列 AIoT 智慧連網水波爐、iPhone 16、iPad Air等獎項,得獎者本人須在現場方得領獎。 更多抽獎及活動訊息請上鴻海科技日活動官方網站: https://hhtd.foxconn.com/zh-tw/gift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0/08
鴻海展出新級距電動車 MODEL D與MODEL U登場
2024/10/08
鴻海展出新級距電動車 MODEL D與MODEL U登場
MODEL A概念車 北美版MODEL C亮相 賓法合作夥伴站台分享 【台灣台北–2024年10月8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今日於「鴻海科技日(HHTD24)」中,正式發表MODEL D新世代多功能生活休旅車以及MODEL U新型態電動中型巴士,同時正式揭露為美國合作夥伴打造的北美版MODEL C,並預告2025年底正式量產推出。現場也邀請Pininfarina設計夥伴,一起分享全新的電動車設計理念,展現集團透過CDMS商業模式,打造不同級距電動車款的實力。 今年的鴻海科技日上,展示集團所有電動車解決方案,從MODEL A、MODEL B、MODEL C、MODEL E、MODEL V、MODEL N、MODEL T到最新的MODEL U和MODEL D等原型車、量產車,氣勢驚人。同時,現場也端出北美版MODEL C設計,以及由「車神」陳和皇打造的拉力賽版MODEL C,吸引不少人目光。另外,日內瓦車展塗裝版的MODEL B,也現身科技日活動現場。 科技日開幕時,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特別搭乘剛完成六天、2100公里拉力賽版的MODEL C亮相,並表示「今年有更多新款電動車登場,持續充實我們令人驚嘆的電動車款,這也展示了鴻海在汽車開發領域的廣度與成熟度。我們與客戶合作推出的電動車,絕對經得起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驗。」 MODEL D以LMUV (Lifestyle Multipurpose Utility Vehicle)的設計理念,結合SUV和MPV車款優點,屬於多功能的混合型車款,採用鴻海最新一代的平台技術。車輛尺寸長5.195公尺,軸距為3.2公尺,提供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此外,MODEL D使用了氣動懸掛系統,提升了行駛穩定性,懸掛高度可調整15到25毫米。車身設計,加入專為降低風阻的 S 型進氣口和空氣簾設計,讓空氣阻力系數只需要0.23。造型設計與義大利設計公司Pininfarina共同開發,融入一系列簡約家族風格,呈現整體和諧感。 全新中型電動巴士「MODEL U」,延續MODEL T電動巴士的設計語言,簡約外觀、大面積的車窗。MODEL U是專為狹窄城市巷道及偏遠地區而設計的「中型電動巴士」,設計概念強調靈活性和多功能性,車身尺寸適中,內部空間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配置。其先進的電子控制系統和ADAS系統使駕駛體驗更加安全和舒適。與此同時,優化車體結構和空氣動力學設計,實現了較長的續航力。 此外,MODEL U還提供客製化豪華旗艦版本,內部設計呈現優雅氛圍,並配備VIP專區、迷你吧和咖啡機,適合各種場景需求,如VIP接駁、移動辦公室等。 除了兩款全新電動車解決方案,今年同時展出與美國合作夥伴合作打造的北美版MODEL C,專門針對美國市場需求設計的MODEL C,保持簡約時尚的新世代家族風格外,擴大S-duct導流設計造型,也推出全新的方向盤以及UI設計,預計將於 2025 年底量產。 鴻海科技集團旗下子公司鴻華先進(TWSE:2258)總經理李秉彥表示,「鴻華提供給合作夥伴能夠客製化的參考車輛,讓客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參考設計來客製化他們的汽車。在模組化平台下,靈活地組合硬體模組,軟體定義的EE架構,持續更新車中的所有主要控制器,透過軟體更新來不斷改善用戶體驗。這一套CDMS 商業模式(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陸續已經有成功案例。」 今年的鴻海科技日,提供MODEL B以及MODEL C試乘體驗,讓所有與會嘉賓、合作夥伴都感受到電動車舒適以及寧靜特性。同時,MODEL C長續航版,也首次公亮相,全新的座椅內裝設計以及續航里程,吸引不少與會嘉賓的目光。 以「Being White」為主旨,MODEL A概念車款今年也在科技日上亮相,車身4.3公尺長的迷你造型,側滑門以及搭配多元的內部空間設計,提供給品牌客戶靈活的選擇。 從迷你入門概念車到跨界休旅、全地形電動皮卡、電動物流車、電動中巴到電動巴士,鴻海希望透過多元的電動車解決方案,在CDMS的商業模式下,持續為全球汽車品牌廠商提供服務,在產業轉型關鍵時刻,為客戶的永續發展助一臂之力。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1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0/08
鴻海科技日主題論壇眾星雲集 超過60位海內外學者登場
2024/10/08
鴻海科技日主題論壇眾星雲集 超過60位海內外學者登場
諾貝爾學者NExT Forum 企業永續 Project Hatcher 聚焦AI與永續議題 【台灣台北–2024年10月8日】鴻海科技日今年除了開幕活動外,位於南港展覽館四樓的分論壇規模更勝以往,並且一連兩天舉行,首次攜手Google、天下雜誌、DDI等單位,邀請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lain Aspect、Google Cloud車用負責人Steve Basra、Intrinsic技術長Brian Gerkey在內,超過60位世界一流的專家、學者,陸陸續續會在各個分論壇,和大家分享全球最新的產業知識、科技成果。 HHTD24首日下午分論壇,由「GenAI/三大智慧平台暨數位健康論壇」打頭陣登場,主要是探討GenAI技術如何運用在鴻海的三大智慧平台中,GenAI如何轉型製造過程、加速電動車的普及,以及提升智慧城市發展。 這場專題論壇講者眾星雲集,包括Google Cloud車用負責人Steve Basra、Intrinsic技術長Brian Gerkey、Sonatus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Jeff Chou、AutoCore.Ai創辦人暨執行長張暘等。此外NVIDIA、Microsoft、BlackBerry、MIT Media Lab、高雄市交通局、鴻海數位健康團隊、童綜合醫院、土城醫院等產官學代表也會在此論壇中陸續登場。 此外,鴻海研究院舉辦的「NExT Forum」主題論壇,也於首日下午登場,匯聚量子計算、衛星通訊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專家,深入探討革命性技術的最新進展。邀請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lain Aspect、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首席科學家馬維英、Eutelsat OneWeb亞太區副總Neha Idnani等專家者。 論壇主題包括量子計算在解決複雜科學問題中的潛力、衛星通訊對推動全球互聯網絡未來的影響,以及AI技術在科學研究中的革命性應用,為現場聽眾提供一個豐富的前瞻科技發展概覽。 「Project Hatcher 2024」主題論壇則是於南港展覽館五樓舉行,由鴻海與Google攜手合辦,聚焦AI技術如何為新創企業帶來全新商業機會,論壇邀請Twitch 共同創辦人Kevin Lin、Intrinsic 執行長Wendy Tan White、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等,探討AI與新創企業的相互融合,以及科技與市場的趨勢變遷。同時,此論壇也將提供專利扶持、技術資源,以及雲端支持,協助創業團隊。 企業永續論壇上,首次與天下雜誌及DDI美商宏智聯合舉辦,匯集來自產官學界的專家,聚焦全球競爭壓力與永續挑戰。 人才永續方面,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工研院數位訓練長廖肇弘與DDI亞洲區副總裁葉庭君等講者分享了AI技術和數位創新如何推動企業轉型,並強調人才培育在應對全球挑戰中的重要性。 同時,在環境永續方面,天下永續會負責人熊毅晰與眾多講者深入探討了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技術對實現減碳目標的關鍵影響。羅時芳博士與慧景科技執行長黃建峯則提供了碳定價與智慧能源管理的AI實際策略,展示企業如何在永續發展中取得實質進展。 科技日第二天的「智慧生活」主題論壇,聚焦在AI如何改變人民的生活方式,從前瞻科技發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並逐步探討其在交通、零售、家庭和健康等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更多鴻海科技日主題論壇資訊請參考活動網站:https://hhtd.foxconn.com/zh-tw/forum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0/08
鴻海研究院參展HHTD24 首度公開分享珍珠號操控經驗
2024/10/08
鴻海研究院參展HHTD24 首度公開分享珍珠號操控經驗
自駕車演算法 量子軟硬體成果 半導體「三代同堂」技術亮相 【台灣台北–2024年10月8日】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 HHTD24)今年擴大舉辦規模,鴻海研究院也參與展出,全面展示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此次展覽,鴻海研究院將重點介紹其在量子演算法、硬體優化及AI應用方面的突破,並與全球頂尖研究團隊合作探討未來科技的創新應用。 鴻海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的合作展品,展示了強大的適配與極速反應能力,系統可自動調整車輛的轉向與跟車速度,無論車輛大小皆能應對不同彎道。核心技術包括端到端跟隨避障演算法,能快速感應雷達數據,保障行駛安全。系統採用 2D 圖的 SLAM 方法,結合慣性測量與 LIDAR 數據,提升定位與轉向準確性。現場特別佈置成 F1 微型賽車與賽道場景,讓觀眾體驗自動駕駛的避障與超車性能,並觀察其競速表現。 人工智慧研究所則是以安全高效的導航為主題,展示兩個自駕車算法的最新成果。其中,CCTR 算法通過校正軌跡預測中的不確定性,提升了自動駕駛的運動規劃性能,並被 AAAI 2024 接收。QCNEXT 算法則在 Argoverse2 比賽中連續兩年奪冠,能準確預測周圍車輛與行人的軌跡。這些算法提高了自駕車在複雜交通環境中的應變能力。模擬器BehaviorGPT,能協助高階自駕模組的閉環測試,並在 CVPR 2024 比賽中奪冠。UMOE 算法增強了在惡劣天氣下的感知能力,全面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 半導體研究所展示最新設計的碳化矽晶圓、元件與模組。透過晶圓展示1700V溝槽式、3300V垂直式及6500V元件開發技術,並已完成1700V與3300V驗證。3300V元件技術為台灣唯一,6500V元件預計明年驗證完成,並運用AI強化學習提升元件開發效率。於異質整合技術方面,成功整合矽基氮化鎵、砷化鎵,實現半導體「三代同堂」技術突破,並展示光子晶體面射型雷射和超穎介面,為深度感知系統提供解決方案。此外,為了因應高速運算與通訊發展,研究院展示了共同封裝光學元件高速連接方案,以及先進矽光子晶片,實現從晶圓到光電整合的技術突破。 今年新世代通訊研究所主要聚焦於珍珠號立方衛星在軌道上操作的經驗分享,重點包括衛星飛越地面站時進行目標追蹤模式的穩定三軸控制、雙向通訊時應對都卜勒效應的頻率同步過程,以及真實太空環境實驗數據解析等。在立方衛星計畫中,實驗數據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資產,累積和洞悉太空實驗數據有助於優化衛星的操控和設計,進而不斷強化鴻海的飛行履歷。今年鴻海以衛星操控理論和實務印證的方式做介紹,讓觀眾深刻體會打造一個低軌衛星垂直實驗場域的價值。 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布局,本次展示涵蓋三大核心方向:量子硬體設計、量子演算法開發及其應用。在硬體方面,展示了新型優化演算法,能高效重建量子態以校正硬體效能,並預計與國際平台qibo結合推動技術發展。演算法開發方面,展示了符號圖分群測試算法,強調量子算法的多項式加速優勢。應用方面,展示了量子模擬編碼與QunaSys平台的結合及蒙地卡羅算法在生物演化樹重建中的應用,為生物學研究帶來突破,突顯鴻海在全球量子技術的競爭力。 資通安全研究所此次展示包括與 BTQ 合作開發並仍列名NIST數位簽章競賽名單的 Preon 後量子數位簽章法,具高靈活性、少假設限制、快速生成金鑰對,並唯一支援選擇性揭露技術。展區中,也展示與中研院合作FIPS 203 ML-KEM 標準 Kyber 的硬體實作。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0/08
鴻海研究院推出新世代多模態軌跡預測模型ModeSeq
2024/10/04
鴻海研究院推出新世代多模態軌跡預測模型ModeSeq
【台灣台北–2024年10月04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提出多模態軌跡預測模型ModeSeq,該模型在今年國際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年度 AI 會議CVPR (IEEE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nference) Waymo Motion Prediction Challenge獲得了全球第二名的佳績。此成果表示團隊技術實力獲得國際的認可,有助於推動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並在自動駕駛的軌跡預測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力。 Waymo Motion Prediction Challenge是聚焦於自動駕駛場景中軌跡預測的高水準競賽,以推動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發展為宗旨,並為研究人員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ModeSeq研究專注於多模態軌跡預測,解決過去方法中犧牲多樣性和性能的問題。 ModeSeq提出的方法,是使用順序模式建模並設計Early-Match-Take-All (EMTA)損失函數來增強多模態軌跡預測。 ModeSeq使用因式分解變換器(Factorized Transformers)進行場景編碼,並使用結合記憶變換器與因式分解變換器模組ModeSeq層的解碼器。 本次研究,由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栗永徽所長率領所內研究員,與香港城市大學汪建平教授團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完成,在2024年Waymo Open Motion Prediction Benchmark測試中,在mAP、soft mAP方面優於以往的方法,同時在minADE和minFDE指標上保持了可比的性能。 今年 10月8日至9 日一連兩天舉行的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 HHTD24)上,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將邀請研發團隊,與外界面對面討論相關技術與應用,歡迎產學研各界先進報名參加。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0/04
鴻海受邀參加「2024 智慧醫材跨域單位博覽會」 聚焦數位健康創新與跨界合作
2024/09/24
鴻海受邀參加「2024 智慧醫材跨域單位博覽會」 聚焦數位健康創新與跨界合作
〔2024年9月24日/台北〕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 受邀參加由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今(24)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2024 智慧醫材跨域單位博覽會」。此次博覽會以「智慧串聯•創新商機」為主題,匯聚醫療、科技及產業領域的專家與領袖,旨在搭建跨界合作的交流平台。鴻海科技集團作為科技產業的代表,與來自衛生福利部資訊處、長庚醫療、全球人工智慧領導企業 NVIDIA(輝達)、跨國藥廠Sanofi(賽諾菲)等數位醫療推動者, 共同探討AI 賦能醫療的未來發展,活動凝聚逾200位業者、法人/公協會、學研單位、醫療院所及創投公司等智慧醫材產業鏈菁英,分別以不同面向深入分析智慧醫材國內外趨勢脈動、技術應用及場域發展等議題。 鴻海科技集團 B 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於會中針對醫療器材與科技產業的跨界創新進行專題演講。姜志雄事業群總經理表示:「數位健康是鴻海既定的3+3策略方向之一。作為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的共同創始人,我們希望以患者為中心(Patient Centricity),以醫院為主軸(Hospital Bedrock),以科技為橋樑(Technology as Bridge),實現跨界合作,將台灣的醫療科學與數據科學強強聯手,形成新模式、新生態、新數據、新場域,定義台灣數位轉型的新足跡,並進而輸出到全球。」 自2022年起,鴻海科技集團在政府及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支持下,積極推動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armony in Medical and Technology; HiMEDt),現已串聯超過21家來自產、官、學、醫療、慈善等多元領域的生態夥伴。成為科技與醫療深度融合的最佳實踐代表。 推動智慧醫材創新發展的承諾 鴻海科技集團積極推動健康照護模式的轉型,從院內到院外、從醫院延伸到家庭,透過端雲整合及虛實交互的數位健康解決方案,實現遠距健康照護的落地應用。目前,鴻海已與台灣各地多家醫療機構合作,逐步完成智慧醫療中心平台的搭建,並推出一系列智慧終端設備,當中 CoDoctor Pro 智合醫多功能檢測儀專業版已於今年獲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證,展現其數位健康產品在實現精準健康管理與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的能力。 在軟體醫材佈局方面,鴻海也與聯盟內的多家醫院跨界合作,共同建立了多模態巨量醫學模型 CoDoctor AI 輔助診斷平台,該平台涵蓋心電圖、眼底影像及攝護腺 MRI 等領域,並透過 AI 技術大幅提升醫療診斷的精準度與效率。 此次參與食藥署舉辦的智慧醫材博覽會,鴻海藉此展示其在數位健康領域的創新成果,同時也彰顯與政府及產業夥伴共同推動台灣智慧醫療產業鏈的承諾。透過與多方合作,鴻海將持續推動數位健康解決方案的應用,為台灣及全球醫療產業的數位轉型注入新動力。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09/24
全球頂尖挑戰賽奪冠 鴻海研究院秀AI技術深厚實力
2024/09/23
全球頂尖挑戰賽奪冠 鴻海研究院秀AI技術深厚實力
與香港城大合推車輛交通模擬器BehaviorGPT  於Waymo Sim Agents Challenge奪冠   【台灣台北–2024年9月23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提出的先進車輛交通模擬器“BehaviorGPT”在今年的Waymo Sim Agents Challenge中獲得全球第一名的成績。這表示團隊技術實力獲得國際的認可,在自動駕駛的場景模擬領域,持續產生深遠的影響力! 已經有40多年歷史的電腦視覺與圖形辨識會議CVPR (IEEE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nference)是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領域最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每年吸引頂尖科技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學術界高手參與。今年是連續第二年舉行Waymo Sim Agents Challenge項目,這個聚焦於自動駕駛場景模擬的競賽,目的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並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鴻海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所提出的BehaviorGPT,專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而設計,確保自動駕駛系統在實際部署前能安全地處理各種路上場景,如直行、轉彎、變換車道、路口交會等等。在今年的比賽中,與Google DeepMind、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頂尖研究一構與學術單位同場競技,會後獲得第一名的肯定! 有別於以往的交通模擬器,通常使用複雜的編碼和解碼結構,輸入固定且有限時間段的歷史軌跡來預測車輛的未來軌跡,導致資料利用率較低。由鴻海研究院和香港城市大學提出的BehaviorGPT採用一種無須依賴複雜編碼、改良後的自回歸模型架構,可彈性地擷取任一時間段的歷史軌跡作為當前輸入,簡化了模型設計並提高了數據使用效率。 該方法提出了Next-Patch Prediction Paradigm(NP3)機制,有效地模擬車輛的連續運動,並捕捉多個車輛之間的長距離時空交互作用。該模型同時提出了三向注意力機制來考量時間連續性、環境物件和車輛互動模式對於未來軌跡預測的影響。這種高效的設計將能支援自動駕駛系統的驗證並提升其安全性。在模型大幅瘦身的基礎下(減少了91.6%的參數),BehaviorGPT以優異的0.7473 真實感評分和1.4147 minADE指標分數超越了先前的模擬器,並獲得Waymo Sim Agent Challenge 的冠軍殊榮。 此項成果由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栗永徽所長率領所內研究員,與香港城市大學汪建平教授團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完成。今年 10月8日至9 日的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上,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將在展位上將會詳細展示此項技術與其相關應用,歡迎產學研各界先進報名參加。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