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會員必看!MIH雙月刊深度解析電機動力未來趨勢 完整盤點全球電機市場 掌握電機系統整合與稀土替代先機
2025/10/30
產業脈動

專訪東元、德儀等會員廠商 會員交流會議重塑MIH核心使命

【台北訊,20251030日】MIH雙月刊》第二期於本(10)月正式出刊,這份針對MIH會員專屬的期刊,本期以「電驅動力革命」為核心主題,分析全球電動車電機技術的最新趨勢與台灣產業的關鍵契機,同時專訪東元電機、德州儀器、信通電子、鴻華先進業界代表、從不同會員視角,提供會員多元觀點。同時,第二期也分享MIH會員交流會議的結論,確立MIH四大服務支柱;另一場標準化會議中也確定未來工作方向。


電驅動力革命 三大趨勢與挑戰

本期封面故事,涵蓋了當前電動車中,電機領域最重要的三大趨勢與挑戰,首先從電驅動力革命切入,探討軸向磁通電機(AFM)與無稀土技術的雙軌並進,其中,AFM以其極致功率密度成為高性能車款的選擇,而無稀土電機則因應稀土供應鏈風險成為主流OEM的佈局方向。


第二大挑戰則是產業價值鏈重塑,全球競爭已轉向系統協同的較量時代,車廠追求電機、驅動控制、散熱設計與軟體演算法的全面協同解決方案,台灣供應商必須從「模組供應商」升級為「系統整合夥伴」,才能生存下去。


最後的挑戰則是稀土替代與供應鏈自主化,中國大陸壟斷稀土供應鏈的國際風險,以及歐美各國的應對策略下。會員廠商必須在材料多元化、在地供應鏈整合與國際協作之間找到平衡,以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


以標準化思維商用車突圍 跳脫乘用車紅海

由於電動車乘用車電機並無統一標準,幾乎每個車廠都需要客製化設計。對供應鏈而言,高度客製化導致研發週期拉長,模具成本龐大且難以分攤,商業模式難以為繼,許多 Tier-2 供應商甚至無法獲利。


面對此一市場現況,東元電機總經理高飛鳶以自身經驗指出,東元直接選擇避開乘用車紅海,轉向商用車與公車動力系統。此外,東元在設計初期即規劃未來三代產品的演進路徑,確保產品具備長期競爭力,透過「先設計好平台,再 延伸應用」的策略,成功兼顧開發速度與成本控管。

 

控制晶片串聯價值鏈 扮演電機產業升級關鍵要角

TI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台灣暨南亞策略客戶半導體行銷與應用業務總經理潘先俐從半導體的角度表示,MCU 與演算法的整合相當於電機的「大腦」,不僅影響輸出是否平順,更決定能否在不同應用情境下達到最佳化的能效。國際晶片業者同樣積極投入此一領域。電機控制晶片正逐漸成為推動整個電驅產業升級的核心支點。


台灣電機產業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與國際晶片商協同形成的合作生態,另一方面是本地廠商累積的製造與應用經驗。若能將兩者有效結合,並透過MIH等開放性協作機制持續深化,台灣有望在全球電機產業價值鏈中,從零件供應者躍升為系統協同的共同創造者。


全球電動車電機市場 多軸格局下的新版圖

市場洞察專欄方面,MIH本期從各地區主流技術角度,分析不同市場差異化演進。中國大陸依託龐大內需與政策體系,成為新技術量產最快的舞台;歐洲則以嚴格法規驅動高效率與低稀土化,成為高階驗證場域;墨西哥因美墨加協定與 IRA政策,快速成為北美供應鏈的製造承接點;印度在二輪與三輪車帶動下,以在地化政策推升多元需求;日本則憑藉效率工程與SiC供應鏈韌性,走出漸進而穩健的技術路線。


這些趨勢意味著,台灣廠商不僅要同時應對中國大陸的「規模化競爭」與歐洲的「技術門檻」,還必須因應墨西哥的「政策驅動在地化」、印度的「多車種拉動」與日本的 「效率+韌性模式」。在多軸格局下,建立差異化應對策略,才能在全球市場重組中找到持續立足之道。


MODEL C機電設計圖路徑 首次公開曝光

科技焦點專欄,從早期Tesla採用的IMInduction Motors,感應電機),到當前主流的PMSM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永磁同步電機),再到新興的AFMAxial Flux Motor,軸向磁通電機)技術,全面解讀各類電機方案在乘用車與商用車市場中,展現不同的技術特色與應用優勢。


專欄中,特別邀請鴻華先進,首次公開分享MODEL C的電機設計路徑!採用高度整合的三合一架構(Motor + Gear Box + MCU),搭載永磁同步電機,在高扭矩、高效率與輕量化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也藉此在性能、效率、續航與駕駛體驗上達到全面提升,成功打造出符合市場期待的智慧電驅方案。


本期MIH對話專欄 凝聚會員期許確定核心使命

MIH會員交流會於9月舉行,MIH劉揚偉董事長在會中表示,希望透過建立一個類似產業公會的「電動車生態圈聯盟」,降低電動車產業的進入門檻。聯盟的目標不僅是幫助全球供應鏈與合作夥伴,更希望透過標準化、模組化與平台化,加速台灣供應鏈的商業落地,最終成為串聯全球市場的「出海口」。


為了實現「出海口」願景,MIH在交流會中,提出了四大服務支柱:標準化的制定與參與、技術協作與產業曝光平台、推廣通路、提升會員價值。來自各行各業的會員代表也在會中發言,分享觀點與期望,內容涵蓋了從傳統製造業到新創軟體公司的多重面向,共同描繪出台灣電動車產業的挑戰與機會。


延續「從實作出發,為電動車產業建立共同語言與方法」的編輯理念,《MIH雙月刊》目標是成為國際電動車產業參考、引用的專業工具書。作為第二期,本期以「電機」為主要報導分享重點,接下來將在從「電池」、「電控」為主題,深入潛出的方式,搭配科普小常識等資訊,逐步分享產業最新趨勢,以及會員觀點。未來也會陸續分享更多會員動態,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造車的未來。


延伸閱讀
會員必看!MIH雙月刊深度解析電機動力未來趨勢 完整盤點全球電機市場 掌握電機系統整合與稀土替代先機
2025/10/30
會員必看!MIH雙月刊深度解析電機動力未來趨勢 完整盤點全球電機市場 掌握電機系統整合與稀土替代先機
2025/10/30
Smart Mobility於沙烏地最大EV車展發布完整充電生態系,並與沙烏地物流領導者Al Bassami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
2025/10/29
Smart Mobility於沙烏地最大EV車展發布完整充電生態系,並與沙烏地物流領導者Al Bassami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
2025/10/29
富智康企業總部獲UL 2799鉑金級認證 實踐循環經濟願景
2025/10/22
富智康企業總部獲UL 2799鉑金級認證 實踐循環經濟願景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