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產業脈動
MIH全新標誌 結合玉山精神與永續無限 凝聚共識 定義未來
2025/08/08
MIH全新標誌 結合玉山精神與永續無限 凝聚共識 定義未來
回歸Minimalism-Intrinsic-Harmony三大核心本質【2025年8月8日,台北】MIH聯盟於八月宣布全新商標設計,運用「玉山輪廓」為視覺與精神核心,傳遞來自台灣、立足全球的開放電動車平台願景。結合字母「M」作為品牌主體,呼應Minimalism極簡精神;隱含「∞」無限符號象徵永續、循環與共榮,呼應 MIH鼓勵生態系合作、共創價值的理念。Logo底層核心蘊含的精神,正式MIH命名背後的三個關鍵詞:Minimalism(極簡)、Intrinsic(本質)、Harmony(和諧),從設計出發,回歸本質,凝聚共識,讓開放平台真正成為連結台灣供應鏈與全球市場的產業節點。MIH聯盟宣布全新識別標誌的同時,《MIH 期刊》首期試刊號也正式出刊,象徵MIH聯盟在推動國際電動車生態知識共享、標準化落地與產業信任建立上邁出關鍵一步,同時以全新識別標誌所承載的「玉山精神」,展現來自台灣、立足全球的開放平台願景。「玉山輪廓」、「Minimalism/M」、「永續無限/∞」這三個元素交織出MIH全新設計,這不僅是品牌識別圖騰,更是一種集體行動的符號。不同技術角色如同群峰環繞、彼此支撐,在標準化設計、模組化開發、軟體協定與系統整合等環節找到定位,最終共同推動產業邁向高峰。此標誌不只是品牌辨識,更能清晰標示MIH會員在開放平台中的角色與任務,進而凝聚共創動能。本次MIH全新視覺設計由內部設計團隊操刀,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40場腦力激盪討論,團隊從MIH成立的核心理念切入,收集MIH會員意見,以及產業領袖的反饋。MIH Logo設計採用左右對比構圖,右側主體選用兼具科技感與綠能意象的藍綠色,象徵創新、永續與安全等品牌核心價值;左側山峰區域則配置雙版本背景。白底與深灰底兩種方案,方便在數位平台、印刷媒介與展示場合中依情境靈活套用,確保視覺一致性與品牌識別度,也體現出 MIH 作為開放平台的彈性與實用性。圖說:MIH全新品牌識別標誌融合玉山輪廓、字母M與無限符號三大元素,交織出全新品牌形象,傳遞來自台灣、立足全球的開放平台願景。 更多MIH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www.mih-ev.org/tw/news/2616。
2025/08/08
《MIH期刊》試刊號發行 凝聚會員共識 攜手定義電動車價值
2025/08/08
《MIH期刊》試刊號發行 凝聚會員共識 攜手定義電動車價值
MIH執行長關潤 恩智浦臧益群 英飛凌曹彥飛專家專訪 分析產業成長關鍵 科普MIH標準化文件 揭秘電動方程式極限 提供最新市場趨勢【2025年8月8日,台北】MIH 聯盟《MIH 期刊》本月正式推出試刊號,同時公布全新視覺MIH商標設計,未來將作為聯盟夥伴間交流的平台,試刊號內容涵蓋電動車產業最新動態,產業領袖想法,並且展望前瞻科技潛力。首期專訪MIH執行長關潤、恩智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總經理臧益群、英飛凌高級副總裁曹彥飛等。同時深入解析,MIH SDV標準的關鍵價值,以深入淺出科普的角度,進一步解釋標準化平台的重要性。特別議題中,以Formula E 電動方程式為例,拆解電動車物理極限運作的可能。對於《MIH 期刊》的出版初衷,MIH執行長關潤表示,產業間的信任,來自於能否持續產出可信的內容與實作節奏。因此,《MIH 期刊》是資訊傳遞的書籍,也是標準化設計流程、模組化思維與測試驗證機制的實踐示範,更是會員之間的交流平台。這是推動產業協作與標準的重要一步,也象徵 MIH 聯盟將持續以開放生態與共享知識,攜手全球夥伴探索電動車產業的更多可能性。試刊號的「市場洞察」中,MIH聯盟提醒會員們,全球電動車市場雖持續擴張,但其背後驅動邏輯與競爭格局已悄然轉變。從早期仰賴政策補貼與產能擴張的「規模紅利」,逐步進化為由地緣政治、能源轉型、數位整合與制度彈性所主導的「結構治理競爭」。其中,中國市場靠完整產業鏈與政策護城河穩居主導地位,歐美業者則在補貼退場與供應鏈重組中尋求新平衡,新興市場則加速在地化與區域佈局。未來十年,勝出的關鍵不再只是誰能造出最多車,而是誰能建構出能因應不確定性,整合多元資源並維持政策與市場協調的產業體系。「會員視角」專欄中,本期特別專訪恩智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總經理臧益群,他從半導體廠的視角來解析,「汽車產業正經歷汽車電氣化與動力電子化兩大平行且互補的轉型軌道。這場變革推動的不只是動力技術升級,更是供應鏈結構與系統整合邏輯的重構,在此過程中半導體廠商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當汽車不再只是機械組裝品,而是連網、升級與協作的數據平台,『誰來定義信任」成為產業必須正面回答的問題。隨著Zonal 架構興起與軟體定義車輛(SDV)成為主流,晶片與系統模組不只是供應元件,更扮演架構設計者與資安防線的第一守門人。』英飛凌高級副總裁暨汽車業務大中華區負責人曹彥飛在受訪時點出產業未來的挑戰。試刊號的「特別議題」,從熱血沸騰的Formula E電動方程式切入,進一步剖析這個在電動車產業中,最高強度、高密度的實戰驗證戰場。解釋車隊如何在短時間、高電壓與劇烈震動交織的極限競賽條件下,模組設計即時應對電流衝擊、熱能累積與物理疲勞等挑戰。最後點出,MIH會員以及台灣電動車供應鏈廠商,從技術開發角度切入的契機。「電動車市場雖具高度成長潛力,但過大的電池設計、複雜的連接功能與未充分運用的自動駕駛能力,皆使整體成本居高不下;加上主要車廠激烈競爭造成價格波動,影響了消費者的信任感。」面對未來電動車成長契機,MIH執行長關潤表示,「短期價格下探與市場混亂是產業成熟前的必經過程,隨著電池與電動驅動單元(EDU)成本顯著下降,快充技術快速進步,電動車昂貴、不便、難獲利的挑戰將在不久後獲得解決。」《MIH 期刊》不僅是傳遞價值資訊的平台,也會是會員掌握產業最新資訊、交流分享的管道。為響應ESG潮流,降低碳足跡對低球的影響,未來《MIH 期刊》將以電子版發行為主,面向會員為主。從開放平台到工程標準,MIH希望為產業打下可信基礎,一起「凝聚共識。定義未來」,邁向產業協作與標準推動的關鍵一步。 圖說:首期《MIH期刊》以電動車核心元件與模組化設計構圖為主視覺,彰顯MIH以開放平台與標準化實踐,串聯全球供應鏈、共築未來產業新基礎。 《MIH 期刊》連結:https://www.mih-ev.org/tw/news/2616
2025/08/08
Voltaira 擴大SASO認證產品陣容,皇家交流充電樁強化鴻騰中東北非市場佈局
2025/07/22
Voltaira 擴大SASO認證產品陣容,皇家交流充電樁強化鴻騰中東北非市場佈局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 2025年7月21日] 鴻海集團旗下鴻騰精密(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FIT)的電動車(EV)充電業務在中東地區持續加速拓展。其全球車用品牌Voltaira 宣布,皇家系列 (Royal Series) 交流充電樁已正式取得沙烏地標準組織(SASO)認證,進一步彰顯品牌對沙烏地阿拉伯品質與合規要求的堅定承諾。此項成就是一連串策略布局的成果。鴻騰於今年五月宣布在利雅德成立合資企業Smart Mobility,推動在地化營運。Smart Mobility首波上市的產品 — 包括榮獲iF設計獎的Voltaira變色龍系列(AnolesSeries)交流樁,以及高功率Voltaira SE直流充電樁 — 均已於沙烏地獲得SASO認證,並成功在地測試與安裝。 變色龍系列充電樁自沙烏地上市以來,市場回饋積極,迅速取得首批訂單,展現出與當地市場的高度契合。同時,Voltaira SE直流充電樁也已受邀部署於多個重要政府機關,證明其卓越效能與對公共標準的高度遵循備受肯定。此外,Smart Mobility 的充電站管理系統(CPMS)已啟動試營運,這標誌了 Voltaira 不僅提供硬體產品,更朝向為中東北非(MENA)地區,量身打造完整的智慧移動方案,邁出了關鍵一步。此次獲認證的皇家交流樁更突顯了鴻騰的設計與工程實力。該系列專為MENA地區量身打造,採用簡潔俐落的幾何美學設計,以質感的黑金配色,與辨識度極高的金色槍線掛鉤,巧妙收納7公尺充電線,體現使用者導向的設計理念、效能表現與在地文化特色。皇家交流樁提供7、11與22千瓦三種功率選項,進一步壯大Voltaira在MENA地區,針對環境條件、在地文化與實際應用而專屬打造的高階交流與直流充電產品陣容。 鴻騰設計團隊曾多次獲得iF設計獎與紅點設計獎殊榮,持續打造符合該地區對效能、美學與品質高標準的世界級硬體。展望未來,鴻騰正積極籌備Smart Mobility下一階段的在地化發展 — 包含於沙烏地建設製造工廠,支持沙國 “Saudi Made” 的國產化願景。此舉不僅可加速部署與精準化生產,更展現鴻騰深耕當地價值鏈、共創Vision 2030的長期承諾。 「皇家系列不僅是單一產品的發布,更是我們針對MENA地區設計戰略的成果驗證,也象徵鴻騰深耕在地的長遠布局決心,」Smart Mobility營運長Waheed Khairy表示。「隨著多項已取得SASO認證的產品陣容,以及在地製造的計畫啟動,Smart Mobility正逐步成為沙烏地EV充電生態系的關鍵推手。」 關於鴻騰精密科技(FIT Hon Teng) 鴻騰精密科技(香港交易所代碼:6088) 2017年於香港掛牌上市,為大中華區第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連接器廠商。以製造連接器產品為主要核心,近年策略發展 5G AIoT、電動車及聲學電子元件產品,並跨足經營消費者品牌。更多訊息,請洽公司網站www.fit-foxconn.com。
2025/07/22
打造永續價值鏈:鴻海攜手天下永續會,廣邀供應鏈夥伴響應永續願景
2025/07/18
打造永續價值鏈:鴻海攜手天下永續會,廣邀供應鏈夥伴響應永續願景
【文章來源自CSR@天下】全台最大科技製造業「鴻海精密工業」,攜手天下永續會舉辦「價值鏈培力工作坊」,匯聚近50家供應鏈夥伴熱情參與。除由天下永續會永續發展策略長熊毅晰與Renato Lab創辦人暨技術長王家祥,先後講解企業價值鏈管理與循環經濟實務兩大永續課程,鴻海集團黃奕誠經理、鍾國鉢處長、夏國安人資長、陳建廷協理及鴻海教育基金會汪用和執行長等眾多ESG主管,都輪番上台說明鴻海未來的永續策略布局,廣邀上下游價值鏈夥伴一同響應。 「環保永續不是單一企業的責任,而是整條供應鏈的共同行動,」首先上台短講的鴻海科技集團鍾國鉢處長指出,鴻海於2025年持續推進環保與循環經濟行動,目前已取得36張UL2799廢棄物零 填埋認證,其中33張為鉑金級。鄭州廠更成為集團首個取得UL白金級認證的示範園區,導入雨水再利用與生態綠化,兼顧員工福祉與環境永續。鴻海科技集團鍾國鉢處長 在鴻海協助下,截至今年中,已有41家供應商實現100%再生電力生產,更有22家供應商獲廢棄物零填埋認證。今後,鴻海打算從製造本業繼續擴大環境影響力,努力打造「零廢」、「零碳」與「生態共融」的永續企業,帶領供應鏈共同實踐綠色轉型。 「零付費」雇傭!今年啟動供應鏈人權盡職調查 員工照顧與福祉方面,可說是鴻海近年最為人稱道的ESG亮點之一。鴻海科技集團夏國安人資長強調:「主動預防風險,才能打造共融的合作環境,」如推動員工宿舍升級行動,將原本的8人房型改為6人房,配置上床下桌與獨立儲物空間,並制定每人3平方公以上的活動空間等明確標準,實踐公司對勞動尊嚴的承諾。 這幾年,鴻海集團也設立「供應鏈共榮發展獎」與「鴻海永續獎」等獎項,鼓勵合作廠商一起落實供應鏈人權與環境管理責任。透過標準化合約、風險稽核與人權盡職調查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提升供應鏈的永續程度與合法合規。鴻海科技集團夏國安人資長 這兩年,不少台商都收到歐美品牌客戶的人權稽查,各國相關法令也不斷加強,有些還因為勞動人權與歧視等問題遭到訴訟,顯示各界對企業照顧員工與勞動人權的高度重視。夏國安回應,鴻海不僅強調「零付費」僱傭關係,避免外籍移工因跨國工作背負沉重債務,今年更開始啟動自家的供應鏈人權盡職調查,全面盤點潛在風險與制度缺口。 鴻海科技集團陳建廷協理也補充,「我們以四步驟管理架構,推動供應商管理制度化,」該架構涵蓋:制定管理規範、導入數位轉型、成果透明揭露、回應外部評級要求等面向。除了將供應商評比流程全面數位化,也將培訓機制與績效考核結合,透過ESG賦能課程,如綠色產品、勞工人權、零廢棄與淨零碳等主題,提升供應鏈的永續韌性。「星光計劃」助弱勢,一對一輔導改變孩子命運 至於社會關懷方面,鴻海教育基金會汪用和執行長當天以「鴻海星光計畫」,和眾多產業夥伴分享鴻海在弱勢教育方面的推動成果。鴻海教育基金會汪用和執行長該計畫於113學年度,已在全台28處據點為396位學童提供協助,其中226位接受一對一的課業輔導,並針對有複雜家庭背景的學生提供支援。不僅如此,基金會也積極發展偏鄉國中的AI研習營,透過漫畫導讀、機器人組裝及程式實作,啟發學生對科技應用的興趣。承襲鴻海的管理效率,基金會也透過嚴謹的合作夥伴篩選、教學紀錄追蹤、督學共備及師資培訓等周邊機制,確保每個個案的輔導品質。汪用和堅信:「我們確實可能改變孩子他的世界!」 身為台灣最大企業龍頭,透過這場「價值鏈培力工作坊」,鴻海不但展現其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上的全面投入,也希望以制度化、協作共好的合作模式,引領上下游價值鏈夥伴一同邁向更永續的未來。此舉不僅有助強化企業本身競爭力,也為產業界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  圖片來源:天下永續會
2025/07/18
北市府公訓處舉辦雙軸轉型標竿觀摩 走入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內湖大樓,看見永續智慧未來
2025/07/02
北市府公訓處舉辦雙軸轉型標竿觀摩 走入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內湖大樓,看見永續智慧未來
【文章來源自臺北市政府官網】為建構臺北市政府同仁具備國際視野與城市治理的跨領域思維,臺北市政府公訓處(以下稱公訓處)於昨(6月30日)下午舉辦「跨界標竿學習」活動,由公訓處何雅娟處長親自率隊,邀集北市府113及114年「領航x永續x市政專題研究班」學員,前往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內湖大樓進行實地觀摩與交流。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陳敦源教授及國立空中大學廖洲棚副教授擔任隨隊講座,在鴻海科技集團及市府團隊交流對話下,共同深入探討公私協力、市政永續及前瞻發展的實務策略。 何處長致詞表達對鴻海團隊熱情接待的誠摯謝意,並高度肯定該公司長期推動ESG理念的努力。尤其在消防、安全、人資、行政及工程等領域,展現智慧化軟硬體整合上的創新應用成果。鴻海科技集團也積極規劃與北市府合作,共同推進AI驅動的智慧城市建設,期盼攜手打造具前瞻性且具備示範標竿的市政服務模式。活動一開始,鴻海團隊帶領學員參觀集團的Show Room,以高科技數位化方式展示該公司歷代產品及最新的關鍵技術;搭乘智慧電動巴士,感受優質安全的乘車體驗。同時,也分享了城市AI共用平台、高速運算中心應用實例、建築數位孿生AI技術及AI應用發展等議題,引領學員從策略規劃到落地執行的完整流程,深入理解其中的重要節點。學員全程專注聆聽、踴躍發問,並積極參與議題討論,現場互動氣氛熱絡。此外,在教授的專業引導與現場觀摩的雙重體驗下,學員不僅加深雙軸轉型對城市永續發展議題的認識,更進一步啟發其在未來政策推動與施政規劃上的深入思考,為實現智慧治理打下堅實基礎。鴻海科技集團發言人巫俊毅也指出,在面對2050淨零排放及AI科技賦能的全球趨勢下,鴻海積極運用科技,驅動IT資源整合與跨組織協作,推動創新、韌性、永續、智慧等多元整合的智慧城市。未來會在智慧城市領域,持續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協助建構雙軸轉型共融生態圈,一同提升市政服務效率與市民生活品質。何處長最後強調,公部門在推動市政永續與前瞻轉型的進程中,肩負著關鍵使命,借重標竿學習的寶貴經驗與洞見,有助於加速整合資源、強化治理能力,勉勵與會同仁持續保持學習熱忱,將所見所聞化為實際作為與政策動能,攜手推進臺北市「永續共榮、希望首都」的城市願景。
2025/07/02
ELEKTROBIT攜手全球夥伴聯合開發EV.OS AI智慧車用平台 加速邁向軟體定義汽車時代
2025/06/25
ELEKTROBIT攜手全球夥伴聯合開發EV.OS AI智慧車用平台 加速邁向軟體定義汽車時代
【埃朗根, 德國/ 西元2025年6月25日】德國車用軟體領導廠商 Elektrobit 今(25)日宣布,已與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簽署聯合開發協議。雙方將攜手投入 EV.OS 開發計畫,共同打造一款以 AI 為核心設計、具彈性擴展能力的智慧車用軟體平台,加速實現軟體定義電動車(Software-Defined electric Vehicles, SDV)的未來藍圖。   Elektrobit 與鴻海科技集團將共同開發涵蓋軟硬體的智慧電動車平台(EV.OS),建立業界首創、可擴展的供應鏈創新模式。雙方專注於打造能降低系統複雜度,減少整體持有成本的車用平台,同時擴大量產規模,加速移動產業商品化進程,進而提升消費者價值。該平台提供從電子電器架構參考設計(EV.EEA)、通用型車用作業系統,到上層應用軟體,完整的架構內容,協助車廠縮短開發時程、強化差異化產品設計。   作為雙方合作開發的核心產品,EV.OS與EV.EEA未來將整合成SDV的平台核心骨幹,藉由 Elektrobit 在軟體整合方面的專業技術,實現模組化與高擴展性的設計架構。該平台將支援多顆高效能與即時反應的電子控制單元(ECU),並且在所有功能域滿足服務導向架構,同時提供第三方應用開發語意化車輛 API。雙方開發流程也將導入高效的 CI/CT/CD 工具鏈與高階模擬環境測試,以提升開發效率與穩定性,加速軟體落地與商業化進程。   「Elektrobit 在車用嵌入式軟體開發領域具備獨特的價值定位,無論是在自有軟體產品的開發,或是在大規模量產車專案中的整合與認證方面皆是如此。」Elektrobit 執行長 Maria Anhalt 表示:「我們與鴻海的合作,是軟體定義車輛發展歷程中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透過結合 Elektrobit 在車用軟體方面的專業,以及鴻海在製造與硬體創新方面的優勢,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可擴展的平台,這個平台能降低複雜度、縮短開發週期,並支援未來的智慧移動商業模式。」   關於 Elektrobit Elektrobit 為全球嵌入式與聯網車用軟體領導品牌,擁有超過 35 年車用軟體研發經驗,其軟體已部署於超過 6 億輛車、50 億個車載裝置,涵蓋車用基礎架構、連接與資安、自動駕駛、開發工具與使用者體驗等領域。Elektrobit 為 Continental(大陸集團)全資子公司,並以獨立營運模式持續推動創新。
2025/06/25
淡江X鴻海X耕莘X法蘭德 攜手推動智慧健康照護 全國首創每年提供學生免費健檢
2025/06/17
淡江X鴻海X耕莘X法蘭德 攜手推動智慧健康照護 全國首創每年提供學生免費健檢
【內容分享自 淡江時報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 本校與鴻海科技集團、耕莘醫療體系及法蘭德醫療器材物業管理顧問公司㩗手,正式啟動全體學生每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制度。本校校長葛煥昭宣告這個全國創舉:「這個捐贈合作儀式象徵著教育、醫療與產業攜手合作,共同為促進學生健康福祉而努力的重要時刻已經到來。」淡江大學學生每年將可享一次免費健康檢查,進一步推動健康照護全面智慧化。簽署儀式6月16日上午10時30分,在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中心4F中庭舉行,由本校校長葛煥昭、鴻海科技集團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新店耕莘醫院院長鄒繼群、法蘭德醫療器材物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林光宗共同簽署合約。由法蘭德醫療器材物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捐贈CoDoctor Pro 「智合醫多功能檢測儀專業版」,並提供軟體更新與技術支援。鴻海集團、耕莘醫療體系、法蘭德公司與全校各級主管共同參與觀禮。此舉為高教與醫療體系共構健康照護的合作典範,攜手深化產學合作,推動醫療創新,共同促進臺灣科技與教育進步,更為全國大專校院首創。葛煥昭校長表示,淡江注重全人發展,也延伸到健康照護,啟動健檢不只在醫療健檢設備的導入,更與本校校務發展目標「AI+SDGs=∞」高度契合。未來AI智慧科技領軍,加速實踐SDGs,結合工學院、 AI創智學院、精準健康學院3個學院的研究能量,「將能建立更健康、安全、有溫度的學習環境。」姜志雄稱今日的組合為「數位健康行列」,林光宗挑選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醫療level 2等級的產品,捐贈他的母校淡江大學優先使用,令他十分感動。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生理體徵」的偵測非常重要,耕莘醫院可以「在空中照顧大家的健康」,時時監測,進行完整的照護,他認為這是雲端+地端完美的整合。鄒繼群從預防醫學的層面談起,他指出廿一世紀四大黑死病:癌症、失智、心血管、心理疾病,如果沒有從年輕就發現,沒有矯正不健康行為,到了四五十歲就會發現疾病。他進一步提到,「結合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綠色醫療,成為智慧醫院,是現在整個醫療界非常期待的。」他指出,能和淡江合作覺得充滿了希望。27年前從本校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畢業的林光宗,一直難忘淡江沒有圍牆的自由學風。「今天是預防醫學的起手式。」他認為從基礎做起是最簡單的。現代人的飲食習慣,造成許多健康問題,「數位量測絕對不會讓你改善健康,但讓你有『病識感』。」他感佩工學院兼 AI創智學院、精準健康學院院長李宗翰作了前瞻布署,以AI介入健康照護。並認為鴻海科技集團、耕莘醫療體系、淡江大學合作,是國內健康照顧研究的牛耳,四方合作是促進國人健康的第一步。他希望「所有的健康管理,從我們年輕這一代開始做起。假以時日,數位量測可以成為國人的習慣,並成為我們的驕傲。」李宗翰進一步說明,工學院已與鴻海科技集團及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展開合作,「未來法蘭德公司所生產的健康檢查設備將正式捐贈給工學院,並常設於校園中,開放學生每年免費進行健康檢查,藉此提升全校師生的健康意識與預防醫學觀念。」若健檢結果顯示健康異常,耕莘醫院可提供後續一條龍式的醫療轉介與專業諮詢,建立從預防到照護的完整健康支持系統。(圖片來源為淡江時報)
2025/06/17
康聯生醫加速推動醫療數位轉型 檢驗自動化方案全台多院導入成效斐然
2025/05/27
康聯生醫加速推動醫療數位轉型 檢驗自動化方案全台多院導入成效斐然
台灣,2025年5月27日-台灣健康服務生態圈的領航者康聯生醫(股票代號:6665)旗下子公司康儀科技持續深化智慧醫療布局,所推出的檢驗自動化方案已於全台逾20家醫療機構成功導入,涵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等不同層級,遍及北中南東多個區域,展現高度場域適應性與系統成熟度,有效回應多元醫療場域的實際需求。 醫院臨床檢驗在診斷流程中的角色日益關鍵,然而,傳統檢驗作業仰賴大量人力,流程繁瑣且效率受限;加上檢體運輸與儲存若未整合優化,易影響整體作業順暢與空間使用效益。在專業醫護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兼顧檢驗品質與作業效率,成為醫療機構極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康聯生醫董事長黃英士表示:「智慧醫療的真正價值,在於是否能解決臨床現場的實際問題。我們希望透過自動化與數據驅動,協助醫療團隊提升照護品質,也讓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專業得以被更有效地運用,最終為病患與其家庭帶來更即時、更精準的醫療服務。」醫院檢驗自動化方案正是康聯旗下康儀科技實踐「以病患為中心、以效率為導向」理念的具體落實。 康儀科技的檢驗自動化方案透過數據管理與智慧設備的整合,可依照各院所空間與流程需求彈性配置,提供從檢體採集、分類、運輸至儲存的全流程智慧化解決方案。具備「智慧化全自動檢驗流程」、「多元彈性的運輸解決方案」、「系統整合與流程協同」、「提升效率支援決策」四大核心優勢。涵蓋檢體從採集、分類、運輸至儲存的完整流程,全面數位化與標準化,確保檢體流向精確,提高整體檢驗效率與可追溯性。此方案,能依據院所空間條件,靈活部署氣送系統、皮帶輸送、空中運輸車及地面機器人等,支援跨樓層、多區域檢體流轉,並搭配智慧冰箱進行檢體溫控儲存及報廢預警。串聯主流臨床檢驗儀器(血液、生化、免疫、尿液等),簡化檢體流轉流程,適用於急診、住院、門診、健檢等多樣應用場景。自動化系統還可取代逾八成重複性操作,使檢驗人員聚焦於結果判讀與品質監控等高附加價值任務,進一步提升整體照護效能。 目前檢驗自動化方案已在多家國內醫學中心展現顯著成效,累積不少具體成果,未來康儀科技將持續深化智慧醫療應用,結合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強化異常檢體預測與數值異常提示等預警功能,提升檢驗效能與運作精準度。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台灣的智慧醫療實力推向國際,為全球醫療體系創造更大價值。說明:康儀科技檢驗自動化方案,結合智慧叫號、採檢隔間與自助報到,提升作業流暢度與空間應用效率。
2025/05/27
Porotech 領銜AR智造聯盟 攜手鴻海及產業夥伴亮相 SID 2025加速 AR 商業化!
2025/05/12
Porotech 領銜AR智造聯盟 攜手鴻海及產業夥伴亮相 SID 2025加速 AR 商業化!
[美國聖荷西,2025年5月]——在全球顯示技術的巔峰盛會 SID Display Week 2025,Porotech 領銜「AR智造聯盟」,攜手Foxconn鴻海、Rayprus新煒、GIS業成、Jorjin佐臻等四大產業夥伴,於美國聖荷西McEnery Centre盛大亮相!本次聯合展出將完整呈現 從材料、光機、光學模組、AR 眼鏡到整機組裝與量產的一站式 AR 解決方案,全面推動 AR 技術的商業化進程,讓未來顯示技術真正落地應用。 Porotech 領銜打造全球最完整 AR 供應鏈 Porotech 作為本次展出的核心技術引領者,成功打造業界首個專為 MicroLED 應用設計的8吋製程平台,並實現像素尺寸縮小至 1.25um 的技術突破,充分展現 GaN-on-Si MicroLED 技術的無限潛力。而在推動商用化進程的同時,Porotech 亦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紅光LED產品--SpectraCore™,相較現有紅光不但提升5倍亮度,同時具備超窄光譜以及超高色純度、無論驅動條件如何,紅光波長始終穩定如一,並展現卓越熱穩定性及可靠性。 此役,Porotech攻克MicroLED全彩化的最大瓶頸—紅光效能與穩定性問題,為近眼顯示實現真正全彩打下關鍵基礎。結合Porotech專利的8吋製程平台,實現可量產性,標誌著MicroLED全彩顯示邁向商業化的重大關鍵進展。 紅光一直是微顯示技術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傳統 AlInGaP( 磷化銦鎵)材料面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問題,無法實現商業化及消费電子的產品需求。 Porotech 作為業界首家在2021年率先實現 InGaN 紅光商業化的公司,打破了這一技術瓶頸。InGaN 紅光不僅具備高效率與高可靠性的優勢,並與 InGaN 藍光與綠光材料在光電特性上高度一致,有利於單一材料平台的製程整合。然而,InGaN 紅光長期存在波長漂移、半峰寬過大、色純度不佳等技術挑戰。 此次 Porotech 再次領先業界,成功推出一款在亮度、效率與色純度三方面表現出色的 InGaN 紅光產品,為 AR 微顯示應用注入全新動能,也為 MicroLED 全彩化邁出關鍵一步。 在本屆 SID Display Week 展會現場,Porotech 將完整呈現從源頭材料端、晶圓製程、COC(Chip on Carrier)、COW(Chip on Wafer)、LED 晶片製作到最終面板(Panel)應用的強大垂直整合能力,展現其作為 MicroLED 生態系關鍵推動者的關鍵角色。透過與聯展夥伴的深度協作,Porotech 將共同揭示下一代 AR 顯示技術的實現藍圖,為全球業界樹立全新標竿。 Porotech與四大關鍵供應鏈夥伴共同組成最強陣容,讓AR智造聯盟以最完整的解決方案迎接AR產業的爆發: l   Rayprus新煒:高效能AR光引擎模組 Rayprus 展示最新AR光引擎技術,具備高亮度、低功耗與精準色彩控制,適用於最先進顯示技術與光學模組,為AR設備提供極致的影像表現,推動設備小型化與高效能發展。 l   GIS業成:光波導鏡片與光學模組整合服務 GIS 展示先進光波導鏡片與光學模組,實現輕薄化設計,確保清晰成像與寬廣視野,長期與國際品牌客戶合作,為新一代 AR 眼鏡提供完整且高效能光學解決方案。 l   Jorjin佐臻:AR 眼鏡設計製造與專業客製化服務 Jorjin 展示最新 AR 眼鏡實機,不僅展現光學、電子整合能力,更導入了人因工程設計,強化使用者穿戴的舒適性,並提供客製化 AR 設計服務,協助品牌與企業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智慧穿戴設備,推動 AR 眼鏡的多元應用。 l   Foxconn鴻海:從無到有的整機組裝與量產能力 作為全球電子製造巨擘,鴻海承擔「AR智造聯盟」的終極拼圖,提供從零到整機的AR設備完整組裝與量產能力,助力產業夥伴從研發到大規模生產的最後一哩路,讓 AR 產品能夠迅速投入市場。 AR 商業化進入快車道,邀您共襄盛舉! SID Display Week 2025 是全球顯示技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AR智造聯盟不僅展示最尖端的技術突破,更展現加速 AR 商業化的決心。Porotech 領軍,鴻海、Rayprus揚信、GIS業成、Jorjin佐臻,共同為AR產業提供最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夥伴縮短產品開發週期、降低技術整合門檻,推動 AR 設備從概念走向市場,真正落地應用! 我們誠摯邀請業界先進、技術專家及投資人蒞臨 SID 2025 AR智造聯盟展區,見證 AR 產業的未來! ====展會資訊:SID Display Week 2025==== l   日期:2025 年 5 月13日~15日 l   地點:美國San Jose, McEnery Centre l   展位號碼:1208 「AR智造聯盟」即將引領智慧未來,期待與您攜手共創 AR 新紀元!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