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台北–2025年11月21日】鴻海科技日「Smart EV」展區中,展示多款電動車及垂直整合造車技術實力,並呈現推動綠色運輸的多元應用,另一個亮點則是高能量密度電池等關鍵技術,以及鴻海高雄和發電池中心的量產品亮相,為電動車、資通訊產品,甚至無人機提供全新的電池解決方案。
鴻海高雄和發電池中心在今年進入量產階段,其中所生產的230Ah電芯,從設計驗證到生產都在台灣完成,充放電循環壽命大約可達3500次,以每日充電一次續航里程300公里計算,可以使用達8年;而345Ah的電芯主要應用在儲能系統上,經由配方優化,電池的充放電循環可以達到10000次,以儲能每日充放一次的需求計算,使用年限可以達到20年以上。
今年的鴻海科技日,也展出第一代的鈉離子電池產品。最大亮點是電池在設計上,不使用任何易受法規限制的添加物,這讓產品能更環保、更容易進入全球市場。同時,在長時間使用下也非常耐用,即使每天100%充放電,也能達到大約4000次循環。在零下 40度極端低溫的環境下,單電芯依然能保有大約85%的電量,而且在低電量下還能保持穩定放電。這代表在寒冷地區,使用者也能放心,不會擔心電池無法使用。跟市面上的產品相比,在差不多的能量密度下,亦能表現出更好的低溫性能。
「Smart EV」展區中,還有以鋰金屬作為負極材料的新型鋰電池,能量密度可達到420 Wh/kg以上,遠高於市售車用電池的300 Wh/kg。也就是說同樣重量的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電量。除了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之外,也讓未來導入雙向供電提供更多可能性。
鴻海自主開發、專為電動商用車打造的ET35電池包,也在現場展出。這顆電池包已經正式搭載在電動商用車上。它不只是鴻海製造車用動力電池的代表,更是一顆「讓車跑得遠、跑得穩、跑得久」的關鍵心臟。
另外,鴻海新一代的車用半固態電芯以及模組,也在展區中亮相。車用半固態電芯,循環壽命已達3000次的水準,代表這個電芯能讓電動車連續開八年、每天都充放電,仍維持八成以上續航力。而在極限擠壓安全性測試中,電池承受超過30%的形變量仍未發生熱失控,是IEC法規標準15%形變量的兩倍以上。
除了車用、儲能,鴻海開發的無人飛行器專用半固態電池也首次曝光!產品主要有三大特色,擁有重量能量密度>320Wh/kg的高能量密度,通過150度熱箱持溫1小時,優於安規IEC62660規範要求。為了適應飛行器環境,還通過負40到正85度C之間的冷熱衝擊,電壓維持率92.1%。電芯支援5C連續放電CR值大於90%及15C脈衝放電10秒,在低溫能有良好的電性,符合無人機倍率與低溫所要求的性能。
至於駕駛著最關心的充電,鴻海也有新的解決方案!今年端出5分鐘快充電技術,透過創新的高倍率性能負極與低黏度電解液配方,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完成70%的電力補充,滿足日常行駛需求。這樣的速度,讓充電變得像加油一樣方便,相當於在咖啡店買一杯咖啡的時間,車子就能完成充電,繼續上路。
另外,得益於我們對充電技術的全面優化,3分鐘快速充電技術也正在開發中!鴻海利用獨家的低黏度電解液配方,讓電池在充電時更加高效穩定,並搭配獨創的階段充電技術,改善快充情景下循環壽命的問題,同時,我們也通過了多項嚴格的安全測試,確保這款電池在快速充電的情況下依然穩定可靠。目前正朝著量產目標邁進中。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8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結合AI推動「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三大智慧平台,以「3+3+3」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
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