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Jack。很開心在這裡告訴大家MIH的發展及近況,感謝各位夥伴加入MIH聯盟,共同打 造開放平台的競爭力,加速EV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過去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收到外界許多響應,我們 將在未來幾個月陸續提出新的成果與大家分享。
傳統汽車產業的痛點有三大項:開發費用太高、開發期長、資源不足。 我們提出的對策是電動車硬體開放平台MIH,透過開放技術規格,邀請各界夥伴加入,共同建構電動車軟體、硬體與零組件的生態系。 MIH平台第一個特色,是模組化、彈性化、客製化;第二個特色輕量化與一體成型、第三特色為強大 EEA 架構、第四大特色是自駕車技術。
軸距、輪距、地上高、電池包、底盤懸吊等等,皆能依據客戶需求彈性匹配。這些模組涵蓋了從 B 到 E 級距的主流車型,同時更重要的是,這些模組化的關鍵零組件,可隨著技術演進,升級、更新與擴充,讓你開發的商品永遠保持競爭力。
3種 驅動 | 前驅 | ● | ○ | ● | ● |
後驅 | ○ | ● | ● | ● | |
四驅 | ○ | ● | ● | ● | |
3種 電池包 | 小 ~93kWh | ● | |||
中 ~100kWh | ● | ● | |||
大 ~116kWh | ● | ||||
前懸吊 | 麥花臣 | 雙A臂 | 雙A臂 | 雙A臂 | |
後懸吊 | 拖曳臂 | 多連桿 | 多連桿 | 多連桿 | |
電機規格 | 前電機單速95kW~200kW,後電機單速150kW~240kW及2速340kW |
4個級距
模組彈性客製
3種 驅動 | 前驅 |
後驅 | |
四驅 | |
3種 電池包 | 小 ~93kWh |
中 ~100kWh | |
大 ~116kWh | |
前懸吊 | |
後懸吊 | |
電機規格 |
4個級距
模組彈性客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麥花臣 | 雙A臂 | 雙A臂 | 雙A臂 |
拖曳臂 | 多連桿 | 多連桿 | 多連桿 |
前電機單速95kW~200kW,後電機單速150kW~240kW及2速340kW |
我們都知道為了增加續航里程,電動車的輕量化是我們的首要考量!
MIH實現前懸吊塔與後大樑的一體式輕量化設計,不但消除了鈑金搭接的公差,更使得輪胎入力傳遞線性化,給予消費者高級的操控安定感並降低路面噪音。
我們都知道為了增加續航里程,電動車的輕量化是我們的首要考量!
MIH實現前懸吊塔與後大樑的一體式輕量化設計,不但消除了鈑金搭接的公差,更使得輪胎入力傳遞線性化,給予消費者高級的操控安定感並降低路面噪音。
傳統平台設計開發強調的是底盤與動力在平台架構上的匹配,但隨著軟體定義趨勢的到來,要讓車內機械和電子結構無縫銜接,一個堅強可信賴的EEA 架構就無比重要!
EEA 架構可以說是未來智慧運輸生態的大腦、神經網絡。
這個開放平台是一個轉向、煞車與動力線控平台,主要有兩大優勢: 「開放性」,在平台上可集成任何自駕系統,共同與開發者及夥伴,實現智慧運輸;「人本設計」,實現兼顧安全、舒適、模擬人操駕的模式。